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白大褂的重量
易 蓉
  易 蓉

  20世纪前,医院从没有消毒的观念,医务人员穿着耐脏的灰色长袍,一件衣服从启用到脏破得不行几乎不清洗。直到英国著名外科医生列斯特将生物学家发明的巴斯德消毒法应用于医学。高温消毒手术器具、术前洗手、伤口消毒后包扎、医生护士需着白褂等,这项改革举措大大降低术后感染,提高了生存率,白大褂也正式取代灰长袍而成为医务人员的服装。

  前几天,交大医学院的新生从师长手中接过白袍,郑重宣读医学誓言,正式开启漫长医学求学路。现场照片在微博上被转发,却少有对医科生热情的鼓励,大多竟是负面情绪。“都会后悔的”“宣誓有什么意义”“一大批的悲剧”“有多少人会放弃”“虚假的誓言”……都知道读医苦,但其中的艰难却没多少人能真正感同身受。

  从入学到正式成为医生,没个十年出不来,在学校永远有大部头的医书要啃,学习强度就像每年重复备战高考;在医院永远有上班没下班,病房里的夜晚几乎从来不能睡个整觉;同龄人毕业就业结婚生子,他们却还在当学生。和其他专业一样,毕业出来总有逃兵,但凭什么你能选择安逸生活他们就没有权利?可如果围观群众对医科新生都如此冷言冷语,你期望在这样环境里成长的医生还有多少爱可以留给患者?

  小医生说,看诊前两小时口渴不喝水,吃饭不喝汤,诊案不放杯,延长挤出来的每一分钟多看几个病人,这是许多导师看诊的“窍门”;对生命的迎来送往,令他们更加坚强却也更为敏感;治病疗伤是技术的突破,救人慰心却也是他们认真研修的必修课。

  电视剧《冲上云霄2》里,机长问:“你们知道制服有多重吗?”“穿上这套制服,我才知道,原来一点都不轻。它代表着肩负的责任,每一个决定、步骤,都有很大的影响,不能出错。”一位追剧的小护士说:“制服重量一说打动了我,一套护士制服又有多重呢?尽管病人对我们多不理解,待遇多不公平,制度多不人性。只要还身着这一身制服,我想它的重量至少应该能够抵得过以上这些崎岖!”

  在制度仍需改善之前,我们能否多一些宽容鼓励和期待,来为白衣天使的成长添一些温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专版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美丽长三角大型系列采访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早间点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2版:全运会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内校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招生留学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广告
取消英语课不是治“教育病”药方
教师节有感
白大褂的重量
治堵猛药,单方不如复方
“收割机”
别让腰封成为庸俗冷笑话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白大褂的重量 2013-09-11 2 2013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