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到上海博物馆去看“马”
袁菲
清任颐《支遁爱马图》轴
清钱沣《马》轴
明剔红伯乐相马图笔筒
近代玉马支神
彩绘彩色釉陶骑马女俑
  ◆袁菲

  这两天,打开上海博物馆的官方网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马年话马”专题,其中展示了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许多和马相关的文物,让人们对于这位人类自古以来的“挚友”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在众多与马有关的文物中,各类唐三彩陶马以及骑马俑最能展现大唐盛世的风采。唐代的养马业空前繁荣,在唐三彩中,马的形体尤为俊逸潇洒。唐太宗李世民有饮马诗云:“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紫。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对照所遗留的唐三彩陶马,可谓所言不虚。

  唐代彩色釉陶通常被称为唐三彩,以黄、绿、白三色最为常见,像唐代的彩绘彩色釉陶骑马女俑,造型准确,形象生动,写实逼真。马的头部略小,脖颈粗壮强健,眼睛炯炯有神,臀部精壮浑圆,腿颈细长。马的毛色雪白,马鬃梳剪整齐,马尾挽成一个小髻,鞍勒装饰更极尽豪华。头部微微靠左,富有动感,活脱脱一匹栩栩如生、神形兼备的神骏宝马。整件陶俑色彩丰富,工艺精湛,代表了唐三彩制作的高度水准。其也成为了上海博物馆“馆藏珍品百选”中的一员。

  唐代的工匠们,以熟练的技术、流畅的造型、生动地塑造了比例匀称、彪健有力、神健气足的骏马形象。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代的彩色釉陶马、黄釉陶马和青釉陶马,虽然他们的制作工艺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在表现马的精神方面,却有异曲同工之妙。相比之下,在网上展示的明代彩色釉陶马在制作工艺,以及马的形态上,与唐代有天壤之别。

  早在唐、宋以前就有生肖陶俑出现,古人把各种属相头安在人身体上,塑成了兽头人身俑,把它们摆在堂上供奉,或葬于墓室中。据研究,当时古人认为,人死后进入下一世界阴曹地府,也得有生肖相随。

  相比陪葬使用的陶俑,在文人书房中与马有关的物品更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笔筒由于其在文房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在画面布局中的多样性,使得工匠们在表现上就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像上博收藏的明代剔红伯乐相马图笔筒、清代仿王梅邻浮雕骏马竹笔筒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前者采用漆雕中的剔红工艺,利用通景的方式将伯乐相马的故事展现得淋漓精致。后者则是竹雕工艺的典型代表。王梅邻世代为嘉定竹刻名家,这件笔筒虽然是仿王梅邻的作品,但是在工艺上洋洋洒洒,工整俊秀,以刀代笔,流畅稳健。

  马是中国历代画家极喜描绘的传统题材之一,绘画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画马的能手,而来自西方的郎世宁则带来了一股全新的气息。据有关专家介绍,郎世宁在清宫内的画马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郎世宁是奉皇帝之命,对照着真马所画的写生画,这部分马都是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向清朝皇帝进献的贡品,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自在驈图》轴、《英骥子图》轴、《万吉骦图》轴、《阚虎骝图》轴;第二类是郎世宁根据自己的观察、体会而创作的画幅。这些画幅中的马匹,并不确指某一名驹,而是在综合、融汇各种马匹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由于郎世宁不是对着某匹名马写生的,所以更能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图中的马匹愈加显得活泼自然、生动有趣,像上海博物馆就收藏有他的《柳阴立马图》。

  提起画马名家,许多人想到徐悲鸿。而徐悲鸿最崇拜的画家是海派名家任伯年。徐悲鸿一生崇拜任伯年,自说是任伯年“后身”,因任伯年死的那天,正是徐悲鸿出生之日。想不到,任伯年58岁去世,徐悲鸿也只活了58岁。任伯年画的马在他所在的年代可谓是划时代的,从魏晋以来的画马中,基本上都是以工笔画之。任颐则一反前人之技法,画出来别具风格的写意马。他的画马一方面具有婉约之风,另一方面也写出了马之神态,上博收藏的《支遁爱马图》以东晋名僧支遁爱马为题材。图右侧画一丛芭蕉,支遁扶杖伫立其下,观赏骏马。马则扬蹄,作昂首回礼状。其画法出自任薰一派,远追陈洪绶的笔调。而马的笔法,又参以任熊等人的笔致。二者结合,生动自然,这是任颐绘画的高妙所在。画上自署:“铭常仁五兄大人雅属,即请正之。光绪丙子新秋,伯年任颐写于海上客齐。”钤“任颐印信长寿”白文印。是他三十七岁所作。

  到了近代,随着工艺美术蓬勃发展,各类技术臻于完备,马的形象也是喜闻乐见的主要题材,使用珍贵的材质,通过圆雕的方式来表现马的形态屡见不鲜,而又往往能与传统的喜庆吉祥寓意相结合,充满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上海博物馆就收藏有翡翠马、玛瑙马、青金石马、近代玉马支神等。进入明清以及近代,生肖头像加上人身更具备了观赏的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到上海博物馆去看“马”
各地博物馆的马文化展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B08到上海博物馆去看“马” 2014-02-22 2 2014年02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