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逸飞的西藏情结
晓笛
  艺术大师陈逸飞先生自2005年逝世至今已10年了,但他的作品依然在艺术市场深受青睐和追捧,这与他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和创新密不可分。

  1980年,年届34岁的陈逸飞怀揣38美元远赴美国自费留学。在美期间,凭着扎实的功底和聪颖研学,他恣意于对美的追求与表达。无论是恬静的西洋乐手,还是清雅的江南水乡都成就了他唯美的典型风格。仅3年后便在美国著名的哈默画廊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42幅作品被一销而空,从此一鸣惊人,以细腻与唯美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公众和同行们的共同认可。

  按理说,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陈逸飞完全可以享受其成,绘制一些烂熟于胸中的温情柔美之作以满足越来越多的各方要求,但这不符合他对美的心理追求,他想再登壮美的高峰。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又多次赴西藏与藏民生活在一起。在藏北,他领略了藏族母亲的无私奉献,藏族父亲的人格魅力,藏族老人的坚忍不拔,从而产生了对雪域高原的深厚感情,创作了一批以特写镜头式的构图以及大气酣畅笔触为特色的西藏题材作品。这类题材的作品在陈逸飞一生的创作中所占比例不大,且大多为家人或好友珍藏,极为罕见。

  这幅《期待》(见图),也是陈先生西藏题材的代表作之一。画作笔法豪放中不失细腻,三位女藏民几乎占了整个画面,又用构图、色彩和人物细微的表情与一角灰暗天色背景产生强烈对比,人物面容、皮肤、手势和服装都具有鲜明个性,笔触圆融雄健而具动感,积色厚重,使女性的淳朴宁静与深邃神圣的高原文化铸就了画面的壮美效果和浑厚气局。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西藏题材作品成就了陈逸飞从艺术家向大师的飞跃。晓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要闻
   第A03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要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3·15专版
   第B13版:3·15专版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文征明的“虎丘”诗卷
陈逸飞的西藏情结
刀外功夫看沉香雕刻
图片新闻
广告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陈逸飞的西藏情结 2014-03-08 2 2014年03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