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到过莫奈的故居
桑胜月
  桑胜月

  2010年8月,我随大女儿全家出游法国巴黎与诺曼底地区,其中就有莫奈的故居吉维尼小镇。小镇虽离巴黎仅70公里,但旅行社一般不会带去,在那里印下足迹的往往是自助旅游者,确切点说,还得是一个对莫奈的仰慕者。

  疲惫的汽车终于从公路弯入了小道,将法国富饶的黄绿间错的田野抛到了身后。不用问路与看指示牌,司机就驾轻就熟地将车开进了一条小巷,他的依据便是远远地就看到了一列队伍蜿蜒在路边,小镇上能这么吸引人排队的,无疑便是莫奈的故居了。

  下车四顾,呵呵,似乎立刻理解了莫奈为何将这里作为自己的居住地了,他从1893年直住到1926年在这里谢世。你看,巷子的两边,比肩而立着多少个花店、餐饮店、画店、农家……而这些店与店之间绿树相牵,户与户花丛相连,满目的艳丽色彩将小镇扮成了人间仙境。

  莫奈故居的门庭矮小而简陋,墙上只钉了块方形的小铭牌,如若不是这块铭牌,不见这长蛇阵,焉能知道这里曾住过大名鼎鼎的印象派画家莫奈?

  进门,那是从一个公共大花园进入了另一个私人花园,如果冠上“小”字称之为“小花园”又是大错特错了。莫奈的花园分为前后花园。他的住宅就坐落在前花园里。那是一座两层楼的长列住宅,蓝灰色的房顶,粉色的墙面,绿色的窗框与百叶窗,色彩的浓烈与明艳,点出了主人是讲究色彩的画家。我们鱼贯入内,遵嘱不能拍照。这反倒能凝神观看了。客厅、起居室、卧室等一间间过目,我似乎被弄糊涂了,像是到了一位日本画家的驻地,但见墙上挂着多幅日本的绘画,经女儿介绍,原来莫奈曾研究过日本的浮世绘版画,这才明白缘由。除了日本人的画,还在墙上见到了莫奈与那日本画家的合影。放眼室内,一个法国画家,摆设中有不少的日本家什:藤椅、茶几、茶具,不一而足。这使我想起了在雨果故居所见,雨果有浓烈的中国情结,两个展厅里陈放的是清一色的中国物品。想不到莫奈与雨果同有东方情结。这种东西方艺术的跨越与联手,对他们的创作不无裨益。

  从窗口放眼前花园,一片花的海洋。海洋中,仅间以细长的小路。莫奈的花园种植,摒弃了法国惯有的几何图案,随性地将各种不同时令开放的花卉簇簇群群地种植在一起,四时有花开,季季无寂寞。据说,打理花园的园丁就近十个。在五彩缤纷的前花园花香伴随下,慢慢走到了一个窄小的地道,穿过地道,顿时柳暗花明,那是他的后花园,也叫水园。顾名思义后花园里以水为主。果不其然,我们见到了一个大大的、绿树环抱的池塘,透过掩映的垂柳与其他叫不上名的树木的缝隙,看到了池塘水面上红色、黄色的睡莲盛开,再换个角度,看到了一座玲珑的绿色木桥。这画面太过熟悉,我曾在莫奈的画作里见识过,那是他的《睡莲》系列,那是他的“日本桥”!花园给画家带来了丰富的灵感与创作的激情,这里成了他画作喷涌的源泉,幅幅成了传世之作。

  后花园再次见证了莫奈的东方情结,小桥被命名为“日本桥”,花园里遍植东方特有的修竹,花圃的栏杆扶手选用了竹子。一时恍若来到了我国的江南。

  又听闻,莫奈去世的那刻,他的一个最好的朋友赶来了,居然看到收尸人正用一块黑色的尸布来包裹画家的遗体。朋友大怒,他阻止道:莫奈的生命里没有黑色!他顺手扯下了莫奈家五彩缤纷的窗帘,将莫奈细细包裹。是的,黑色,在莫奈的眼里从来不是色彩!

  出莫奈故居,再回望巷子两边的姹紫嫣红,那是莫奈大师挥洒的美色的延续。

  车驶离了吉维尼小镇,但衣沾花香,心盛睡莲,一路陶醉而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B0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微笑并非是减压砝码
我到过莫奈的故居
纯净空气
一本没能送出的诗集
手机提款的时代已来临
枣红马救主
先民的困惑
今宵灯谜
披肩风韵
新民晚报夜光杯B08我到过莫奈的故居 2014-03-17 2 2014年03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