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巧手“搭”飞机
叶薇
  本报记者 叶薇

  宝山大场,正悄然成长为中国民机总装圣地。昨天,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大场厂区的总装车间里,4架ARJ21-700飞机静卧在工位上,一抹抹蓝色穿梭其中,那是身穿工作服的各路技术能手。目前,ARJ21-700飞机计划首批交付客户的前两架飞机已经总装下线,力争在今年完成飞机试飞取证并达到交付状态。

  总装车间长140米,宽60米,比一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4架飞机在车间完成总装下线,再接受地面试验、首飞、验证试飞、适航取证等一系列工作,就能载着乘客翱翔蓝天了。”总装车间150机械班组组长杨伟清一边指挥工人装配,一边见缝插针回答记者的问题。这个造过运十(我国首次自行设计制造的大型喷气客机)、麦道(与美国合作研制的飞机),现在又在造ARJ21-700新支线飞机的技术老兵已经与飞机打了39年交道。

  何为总装?“就是把各个做好的部件按设计要求组装成一架飞机。”杨伟清说。

  “有点类似搭七巧板。”他的徒弟韩德权抢着说。不过,怎么搭可是很有讲究。

  这些“板”出处不同。机头是从成都生产的,机翼、前机身、中机身、中后机身来自西安,发动机吊挂、尾段来自沈阳,其他部分则来自18家国外主要系统供应商。这些部件要按照统一的装配要求对接在一起。“制造得再精美的部件,如果最终无法组装在一起,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将白费。”杨伟清带领徒弟每天都处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中。

  真正的飞机结构可比七巧板复杂多了,上万种零件、纵横交错的管路和各种电器设备,哪个先装,哪个后装,用什么方式装,都决定着造飞机的效率和质量。机体对接好后,还要做气密试验,确保各联接部位是否严丝合缝。然后装液压系统、飞控系统、环控系统和燃油系统,再进行各项功能和系统测试,同时进行结构件的安装。

  当飞机移动到最后一个工位,从出口缓缓驶出再经过地面试验后,就能够飞上蓝天了。杨伟清期待着,能坐上自己参与制造的飞机遨游祖国大好河山,而这一天正越来越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文娱圈
   第A13版:娱乐圈/人物·动态
   第A14版:圈内圈外/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新民俱乐部
   第B16版:目击
普惠金融从“小微”做起
高楼背后如画湿地
巧手“搭”飞机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20倍
报头
广告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巧手“搭”飞机 2014-04-12 2 2014年04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