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至今“谈癌色变”。虽然目前抗癌手段五花八门,但疗效因人而异,打赢抗癌战的决胜关键究竟是什么?孙子兵法中,古老的东方智慧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自上世纪60年代末中山医院成立肿瘤小组,通过40余年临床实践的反思,结合癌症防治与研究的进展,汤钊猷院士深切感到,治疗癌症,光“消灭”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消灭”后残癌的改造(使之改邪归正)和机体的改造(增强抗癌能力),对此,他提出了全新的抗癌战略——“消灭与改造并举”。
汤钊猷院士在今天的讲座上首次推出他刚刚出版的抗癌科普新著——《中国式抗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汤院士融汇东西方思维精髓,创造性地将孙子兵法中的千古智慧与当下探寻中国式抗癌战术战法巧妙结合起来,通过“看癌篇、诊癌篇、治癌篇、康复防癌篇、展望篇”,以对话式语气,向面临关键选择的广大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推荐蕴含中国传统智慧、符合中国特色的中肯可行抗癌建议。
何裕民教授则从中医角度,深度认可对付癌症的应对策略应是更主动地加强防范,从过去的汲汲于“征服”转变到讲究以“博弈”为主。并提出了治癌应该将“战士情结(一味拼杀)”与“将军思维(整体考虑)”结合起来;对付癌症,不妨“一停、二看、三通过”的新观点。何裕民教授的《癌症只是慢性病——何裕民教授抗癌新视点》(第三版)也已问世,共同为“中国式抗癌”战略与战术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