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画桌上有一方珍贵的端砚。这端石倒是一般,但砚的背面却有恩师唐云先生为我画的水牛图。如今,每当我抚摸这方牛砚时,21年前先生为我挥毫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1993年3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像往常一样我来到先生的画室,闲谈中说到沪上著名篆刻家沈觉初先生最近送我一方端砚,先生便说:“你下星期带来让我看看。”隔周我便带上砚台拿到先生手里。先生仔细看了一会说:“这方端砚是一般的,石质倒还可以,蛮实用的。”等了一会儿先生又说:“我背面给你画一画,你再拿去叫觉初刻一下。”随后问道:“你要画什么?”我说:“随便你。”先生想了一会问:“你生肖属什么?”我说:“属牛。”先生就说:“那就给你画一幅牛。”
又是一个周日,先生给我看了一幅小稿子,是画在宣纸上的,画上有个小男孩,手上牵着一头水牛,虽说是稿子,可画得极精彩,那小孩憨厚中透出灵气,右手牵着的水牛画得墨气淋漓,我耐不住对先生说:“你给我画还要打这么认真的稿子,这太不好意思了。”先生说:“当然要认真,砚台画尺幅虽小但构图难,又要线条简练便于篆刻的表现手法,你也要好好研究才能画好这一路的。”
4月18日星期天上午,先生亲自磨了一小池朱砂墨,然后叫我拿出砚台和那张小稿子开始画。由于先生刚白内障手术后原配的眼镜度数不准了,再加上朱砂在黑色的砚台上不容易分辨,他画了几笔后说看不清楚,叫我另外拿了一副眼镜,套在戴着的眼镜上,又开始作画。我站在旁边看到先生戴着两副眼镜作画的神态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于是说:“先生不要画牛了,画你不用多看的竹子兰花吧,你太吃力了。”先生说:“不要紧的,你去拿一个放大镜给我。”当我递上放大镜时,眼前出现了动人的一幕:先生戴着两副眼镜,左手拿着放大镜,右手执笔在绘画。我的眼睛有点湿润了,我忍不住对先生说:“不要画了,等你以后配了新的眼镜再画吧。”这时先生才放下手中的画笔。
然而,隔了十几天,没等新眼镜配好,先生居然给我画好了,画中的小男孩没有画进去,只有一头水牛。(见下图)我没有见到先生是如何画成这幅水牛图的,但在我的脑海中,他画画时的神态令我终身难忘。
在这方砚上,唐云先生的题词是:“恺德生肖属牛,故画之,以作纪念。唐云。”沈觉初先生的题记写道:“牛图砚。此系唐云先生于一九九三年六月六日为恺德所写。戊寅秋仲。德清沈觉初刻砚并记。时年八十四。”两位大师的合作,堪称珠联璧合。
唐云先生去世前两个月的某一天对我说:“你以后要勤奋地绘画,将来肯定会出山的。”这些天,我抚摸这方珍贵的牛砚时,忽然顿悟:先生当时为什么一定要给我画水牛图,还不是要我像水牛一样在砚田里勤奋耕耘吗?这件事,体现出唐云先生言传身教、教画育人的人格魅力,必将激励我在艺术创作中孜孜不倦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