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财经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便利店业态不会被电商取代
张钰芸
  顶新集团成立26年,魏家四兄弟的老四——分管便利、餐饮事业的“四董”魏应行,上周第一次和中国大陆媒体记者一起吃饭,为的是通过全家便利店的渠道,将中国台湾农产品卖到中国大陆。1988年就来到中国大陆的魏应行,在全家便利店的扩张之路上,以“便利社区服务中心”为未来定位。

  今年6月,以台湾浊金米为原料的盒饭、饭团在全家便利店上市,其价格比使用东北大米的同类产品高1、2元。魏应行表示,中国台湾大米每年产量130万吨,过剩35万吨,通过全家便利店推出台湾米概念,既打出品牌,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今后,产自中国台湾的芒果、地瓜、美生菜等农产品,都将借助全家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不过,台湾农产品“登陆”面临两个挑战,一是产量少,二是通关速度。其中魏应行“诉苦”:浊金米走了45天,才通过海关。如果台湾芒果也是这个速度,损失更大。“为了让这批大米从中国台湾进入中国大陆,我在两岸相关机构跑了不下百次。中国大陆愿意在中国台湾设立检测机构,实现农产品的一地两检,但台湾有些机构不同意。”

  在百货业受到电商冲击业绩下滑的背景下,便利店的发展反而一马当先。全家便利店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数已超过1200家,魏应行表示,未来这一数字仍会增加。“便利店业态不会被电商取代,买一瓶水、一个盒饭还需要上网吗?”他认为,便利店和综合型购物广场不受网络冲击,去年上海的全家便利店同比增加12%,便利店在中国大陆仍处于发展初期。“日本现有45000家便利店,预计到2020年会增至6万家。和日本便利店提供1285种服务相比,目前只提供50种服务的中国大陆便利店,增长空间很大。”

  魏应行表示,便利店的发展趋势是变为便利餐厅,进而发展成便利社区服务中心。“电商的最后一里路,可以由便利店来走,未来宅配加店取,将增强便利店的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张钰芸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圆梦人生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17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8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19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0版:2014巴西世界杯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申城社区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04版:自贸之窗/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14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豪车售后服务价格“破冰”背后
欧洲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提速
“侏罗纪”大铜章下周二将首发
投中集团下月 在深圳办年会
券商系资管首个呼叫中心上线
金融单位员工聚首打羽毛球交流
德勤挖掘中国“明日之星”
便利店业态不会被电商取代
广告
新民晚报财经新闻A26便利店业态不会被电商取代 2014-07-04 2 2014年07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