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京剧知识和剧情来制谜,可称为“戏中有谜”吧.
例如以“苦人儿舞台亮相”猜口语二句。“苦人儿”是谁?乃岳飞帐下的参军王佐。在京剧《朱仙镇》中,王佐为了使陆文龙了解真相,自断左臂,诈降金营。金营上下深信不疑,并同情地称他为“苦人儿”。因此,饰王佐的演员上台时,必须将左手藏留在衣内,只露出右手在外。这谜底“留一手,露一手”就恰到好处了。用“上演《华容道》,分饰两主角”挂面,射十字俗语一句。《华容道》两位主角当然是关羽和曹操,两人扮相一个红脸,一个白脸。这样,“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俗语,则跃然纸上了。一个“唱”字在这里是很传神的。以“老陈琳记准黄绢诗”作面,要求打医疗用品一。谜面取自京剧《打龙袍》:包公为了替李后申冤,采用了放花灯故事,意在打动仁宗,然而仁宗不信,反认为包公犯上,要将他斩首。这时老太监陈琳出来,背出了先皇赠送给李后黄绢上的诗句,与李后拿出的黄绢上的诗句一样,从而认定李后即为仁宗生母,包公赦回。故以“急救包”作底还是符合剧情的。用“专为阿庆嫂茶馆作广告”作谜面,猜毛主席词一句。阿庆嫂的茶馆名为“春来”,谜底“只把春来报”是很容易联想到的。当然,这里要顿读为“只把/春来/报”。
再说几条京剧知识的谜:用“封箱”作面,射沪口语五字。何谓“封箱”?剧团在临近春节时,准备过年,停演几天,行话中称为“封箱”。这谜底“呒没戏唱了”是很贴切的。以“对镜勾脸演包拯”为谜面,要求猜八字俗语一句。勾脸也是京剧中的行话,即勾画脸谱。包拯是黑头,故谜底“往自己面孔上抹黑”可谓恰到好处。最后说一条:“大轴上演玩笑戏”也猜八字俗语。大轴,是指在演出几折子戏时,排在最后的一折称之为大轴(倒数第二为压轴)。玩笑戏即一些剧情荒诞,唱唱闹闹的戏,如《四五花洞》《戏迷家庭》等。因此这谜底就是“一场闹剧该收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