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温州有一项有趣的发现,他们那里各路公交站点的路牌都是以地图衬底的,从图上,很容易了解你所处地点的方位,从而能很顺利地决定下面行程的方向和路线,真是给乘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服务够讲究的。
按说,办这事也不难,不就是一张地图吗?但要在每个站点、每张路牌上都印上,还要标出就近的标志,就不那么简单了,就得花上足够的人力和时间了。尤其可贵的是这个想法,这种设身处地为乘客考虑的思路。所谓讲究,也就是精益求精、永无止境的负责到底的精神。
由此想到了与“讲究”相对的一个词——“将就”。一词之差,天壤之别。
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有一件头疼事,就是马路上的门牌号码。不少马路的门牌是不全的,半天找不到一块,好容易找到了,有时又陷入困境:譬如,明明是这条马路,标的却是另一条马路的名称;明明一个号码,却同时出现了多次;有的弄堂,门牌在里面,外面找不到……如此等等,花样繁多。还有,上海马路门牌号码的排序是乱的,有的从东往西,有的从西往东,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门牌,由于不知号码大小的走向,往往还要走一段冤枉路。凡此种种,你说它是大事吧,怕未必,多少年了,不就这么延续下来了吗?你说这是正常的,不需要改进了吗?毕竟给大家带来不便嘛。而且,有关当局恐怕也不是没考虑过,近几年有些路牌上就标出了一段路两头的门牌号码,方便了大家。但也有的标错了,我就碰到过一次,结果上了大当。
上海是个国际大都市,该讲究的地方很多,有的地方也讲究得不错,如地铁和高架的建设,但将就的现状也不少。门牌号码只是一例,而且是看得见的,更多不明显的、涉及对象不多的,更不在少数。我曾开玩笑地说过,哪个单位或场所,厕所里坏了的小便池用塑料布包起来,挂上“暂不使用”的标牌,那里的工作好不到哪里去,日常必须的大小便都能将就,还在乎什么呢?
有时候,你觉得是将就,该改改了,可他却不以为然,仍习以为常。举个小例子,去邮局寄包裹,填的单子要一式三五份,可提供的复写纸,到第三张就模糊不清了,就得重新再填。问问服务人员,回答是复写纸就是这样的。“就是这样的”,就不能改进了吗?就不能换一张质量高一点的吗?哪怕产出几分钱。可见,将就标准是不同的,应当有一个原则,这就要有监督,重反馈,多沟通。缺乏这些,一切由当事者说了算,将就就会世代相传了。如今行政机构改革,要把管理提升到治理,治理的内容之一就该是将就。其实,只要记住并实践一句话,不该将就下去的事就将就不下去了,甚至说不定还会讲究起来呢。
一句话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