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路襄阳南路转角,上海最市井的存在,原址是一家国营文具店,后来因缘际会,脱胎换骨成了文化沙龙“雷米”。
雷米一楼不过五六张桌,客人不见得华衣靓衫,却恬静非常,窃窃私语,生怕妨碍了别人。吧台右侧的木头扶梯颇有气象,通往一个迷人的指向:女主人米兰的私人会客厅。
那是个闲人不得登堂入室的秘境,多士登楼,追陪雅集,指的就是这样的所在。养出包浆的花梨木家私,陈设摆件极为考究。对的,不是豪华,是考究。老上海钢窗外,可以看见纠缠虬结的电缆圈,上面停着麻雀,坐在任何角度观赏此景,总疑心下面是有轨电车。
雷米是挑客人的,进入需要门槛,气场对路方能入内。很多时候明明有空桌,却号称要打烊,婉拒不速之客,有时真就19点打烊了。有人惊呼看不懂,很多事情看懂是需要一些心智的。
文化是雷米的标的和软实力,文化人是它的介质、是矜贵的二楼客人,这使得雷米成为这个时代这座城市的一个例外。
必须说说女主人米兰。她有年纪,却看不出年龄,所有妆扮都在对应的位置合宜地烘托了她,没有一分多余和僭越,眼神温和,更难得是有一个远,眼神里有远的女人很稀少,这也使她有着罕见的沉着、威仪、亲和、运筹帷幄的自信与坚定逼人的妩媚,这都是女性常规资质以外的力量。
所有的试图效仿都是东施效颦,米兰的这种优雅,独一无二。她谦逊、克制,却能感觉出她内外部格局的辽阔旷远,而在她的格局里她就是Queen。我猜想她大约曾经沧海,遇到过大磨难大事件而没有怯场,最终完胜,成为一个个得以超拔的节点,而她的这种胆识源自对世事人情的洞察掌控和超越性别的魄性气概。她的迷人之处还在于不自矜不自得,心思不在浅层次运作的优雅表象上,这也使她的美很有着力点,不会随时光流逝而耗散凋敝。至少在今天的米兰身上已混合了海派雅士、东京闺秀和巴黎名媛之风,亦如雷米的气格。当然,雷米,只是米兰江湖里的一个窗口。
雷米的一切都造过型。它不香软柔腻,是偏硬的,看不出性别,这也许是女主人真正的趣味和审美所在。她身上有种淡味:淡定,淡雅,淡然,那是女人包容又摒弃了浓肥辛甘后糅合出的真味所呈现出的生命力。在她面前,矫揉、求索、焦虑与不合时宜的蠢动仿佛都是虚妄。有位先生说:米兰骨子里是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