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我从医院治疗完颈椎病后徒步回家,得先走一段三百来米长的路,然后向西穿过第一个红绿灯,接着便可以一直往前走了,不用再拐一个弯。这段路程若按一般的速度,大概要走五十多分钟,在我动过大手术后那阵,曾走了一个半小时,而现在我可以加快速度了,有时四十分钟就可走完。
这天,我在那段三百来米长的路上才走到一小半,突然,听见旁边有人招呼我,我掉转头去,见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妇人,手里提着一只装有东西的塑料袋。她显得有些焦虑,问我道:“一会你会过马路吗?”她指了指前方,她说的是向南穿越的路口。我回答她说,我不过这条马路,我是往西走的。她想了想说,那就算了。我问她:“你有什么事情吗?”她说:“我得穿过那个路口,但我现在走不动了,我需要人搀扶一下,尤其是过马路。”我脱口便说:“那我搀扶你好了!”她听了,脸上顿时起了笑意。我挨近她,并伸出胳膊,她一下子便挽住了我,力气好大。
我们迈出了第一步。这下,我知道了,如果我们走完这两百多米的路,包括穿越前方的红绿灯,没有半个小时是不可能的——老人真的是点点碎步。一开始,我走着走着,会不由自主地加快步子,老人的身子就有些晃动了。我即刻停下,调整自己的步子,以配合老人的节奏。
老人很开心,说她今天碰着好人了。她一边走一边跟我聊起天来。她说她今年八十五岁了,一个人独住,不过,儿子和女儿是时常来看看她的。我说:“以后你不要自己这样出来了,太辛苦了,也会让人担心。”老人笑着说:“不辛苦,我是上大超市买东西去了。”我说,你想买什么东西,告诉儿子或女儿,让他们帮你买就是了。老人叹了口气说:“他们都很忙,我女儿也是一个人,可她要照顾女儿。他们都不愿意陪我出来买东西,因为我要自己挑选,让他们买的常常是我不喜欢的。”
虽然老人八十五岁了,可除了迈不大脚步,身体看上去还不错,而且耳聪目明。我真心实意地说:“你一点看不出都有八十五啦!”老人笑出声来,说:“我年轻的时候,步子迈得可快了,四十岁时,我到处旅游,脚劲很大的。”
我与老人迈着细碎的脚步慢慢向前走着。恍惚间,我感到时间也随着我们的步子缓了下来,悠悠摆动。这一生,我们该走多少的路啊,大多走得匆促而忙乱,连时间最后也被我们驱赶着了,只争朝夕。可是,越是到后来,才越会发现,其实,不必时时刻刻不停不息地赶路的。因为一味地不管不顾地赶路,结果总是走得太急太快了,以致不是失去了方向,迷惘茫然,就是步入歧途,还浑然不知。难怪有人说,漫漫人生路,一直在迷路。的确这样,每每回望走过的路,我们常会觉得走对的路并不很多。
约莫半个多小时,我们走到了路口,红灯落底,绿灯起。老人更紧地挽住了我的胳膊。这个路口确实太难过了,马路很宽,车流也大,甚至连红绿灯都分成了两段,只能半条半条马路地穿越。当我们站在路的中央,等待第二个绿灯亮起时,老人说:“我们要不要走快点,不然,太耽搁你时间了。”我有些自言自语地回答:“我不急,走了这一路,我更明白了此生路长,该用心慢慢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