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时论
论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苏令银
  苏令银

  在中华文化语境中,作为一个道德范畴,“德”涵盖了诚信、仁爱、正义等一切美好品行。日前,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系列讲话,从“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次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上海考察时,习近平又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种“三德”之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走向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有助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具体到公民道德修养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和严私德。

  明大德是根本,国无德不威。道德是时代的命脉、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底色,也是国富民强的精神标识。何谓大德?大德就是个体对于国家、民族的情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国历来提倡和谐与共赢,重视责任与道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大德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又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想呼唤,也提升民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

  守公德是源泉,业无德不兴。公德是公民自觉履行现代社会对个体的道德价值要求。公民的公德水平是现代化国家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准则,体现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些公德也与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公德是社会整体的道德秩序。由于传统社会缺乏公共空间,国人的公德意识普遍淡薄。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德教育是目前最迫切的问题之一。从价值取向上看,公德主要是自由、平等、权利、义务等价值观念,这是现代社会公民的价值认同。就当代中国公德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平等观念、权利意识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行为模式。

  严私德是关键,人无德不立。私德是对个体行为的严格约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其基本内涵,爱国即明大德;敬业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落实到职业道德规范上,如医生敬业就是“救死扶伤”,教师敬业就是“教书育人”;诚信是重信守诺;友善是“仁者爱人”,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越是平凡、细微的言行,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德性。崇德向善隐含于人们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冰心语)无数个体的私德水准,夯实了社会的公德根基,筑起了高耸的大德大厦。

  明大德是国家之根本,守公德是社会之大势,严私德是个人之操守,惟有三者相辅相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才有可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才能最终实现。

  (作者为高校教师,博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
   第B12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论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新《官场现形记》?
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2论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2014-09-06 2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