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已晚谭
新《官场现形记》?
凌河
  凌河

  上回的“已晚谭”,写的是《30万美元买一个区长?》,说的是在广东茂名,买官成风,卖官酿成“窝案”,一顶处级乌纱竟要30万美元,而一个大学生镇官,被官场“逆淘汰”逼得只好拿家产抵押,借贷买官。今天,让我们将目光北移,投向中原的三门峡市,为什么呢?因为同广东茂名一样,河南被中央巡视组称为“买官卖官问题突出”,而三门峡市则是其中重灾之区,原市委书记连子恒已经因此被“双规”进去了。三门峡市的买官卖官,更有诸多咄咄怪事,看似官场滑稽戏,实更是一部新的《官场现形记》,不妨随手择其二三,以飨读者,以解剖这只肥肥的“麻雀”。

  ——三门峡下面有个义马市,义马市有个副市长叫做聂卫东。聂某人没读过多少书,“从小就喜欢捣蛋,经常打架惹事”,后来当了司机,又收旧啤酒瓶买卖。这样一个人,先是想在家乡陕县官场“混”,结果被该县四套班子“集体驳回”,后来向市委书记连子恒“输送利益”,由连书记拍板,竟当上了义马的副市长,而且“分管教育”,这当然引起了官场内外的“大哗”。但引来更多“大哗”的是,聂卫东亲口在饭局上宣称,“没想到一个副市长还是挺便宜的。我准备了200万,结果只花了100万就办成啦”!

  可见三门峡的官场,成了一个“自由市场”,尺寸宽,浮动大,它可是连子恒连书记的“随口价”呀,难怪聂卫东准备了200万元,只花了一半就成了。其实三门峡真是一个“市场”,市委组织部长李卫民与连子恒不睦,怎么较劲呢?比赛卖官,“连子恒卖一个,李卫民也要卖一个”,甚至还互相压价“抢生意”。

  ——三门峡市渑池县原县委书记仝孟蛟,47项受贿事实中,41起是“卖官”。仝书记“卖官”,收受人民币770万,美元9.2万,至于价值数万的手表、消费卡乃至字画,就更不要说啦!在仝孟蛟案发之后已经查实,绝大多数下属向其买官行贿时所使用的资金,“均来自于虚开发票在本部门的冲账报销”——这就是说,在渑池县,连买官都是“公款”的,不像茂名的“买家”,要么从过往贪贿积累中“出血”,要么由“老板”代买支付,他可是自己一分钱也不要出呀,所以手面这么阔绰,准备了巨额“买官钱”眼睛也不眨一眨。

  ——还有一个“笑话”,连子恒履新省人大后,三门峡市卖官窝案开始案发,纪检部门启动查办,仝孟蛟等人急忙还赃款,连子恒也颇惊慌,专程回到了三门峡,住在明珠宾馆给人退钱,其中一名官员给他送过10万元,“但可能记糊涂了吧,他退回给对方20万元”!是呀,连书记卖官无数,收贿无数,到底“出去”多少顶乌纱,“进来”了多少万黑金,他哪里记得清呀,可见“生意”之兴隆,可见买卖之发达!当然连子恒自己也“买官”,不论是当市委书记,还是后来欲到省人大、政协当“省部级”,除了“频繁宴请”外,“跑关系”都没少“出血”,这就不在话下了。难怪他“惊闻”跑官“未成”,“手一哆嗦筷子都掉到了地上”。

  像这类的事儿,在三门峡随手可拈。你说它是“怪状”吧,在那里的官场却很“正常”,你说它只是“二三事”吧,却是数不胜数。不是有句话说,“特别奇怪的事”和“反复出现的事”,就要从制度上找原因了,所以对于三门峡市买官卖官的奇事,我们决不能仅仅当成饭后的谈资和茶余的笑料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
   第B12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论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大德、公德、私德
新《官场现形记》?
不怕神对手就怕猪队友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2新《官场现形记》? 2014-09-06 2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