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屋顶花园”、“海上皇宫”、“空中楼阁”、“楼顶别墅”没有最牛只有更牛的违法建筑,在各地层出不穷,上海也不例外,即便是在2009年专门制定《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市建交委、市规土局、市房管局和市城管执法局共同组建了市拆违联席办,市主要领导多次疾呼党员干部要带头拆违的情况下,乱搭乱建现象仍未见好转,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我连任第十三届、十四届市人大代表,收到不少呼吁遏制违法搭建的群众来信。我感到,本市已有禁止违法搭建的地方专门立法,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预防和拆除违法建筑的程序也界定清晰,可以说,在上海禁止违法建筑已有完备的法律法规依据。如此猖獗肆虐的违法搭建,不仅是对他人利益、公共利益的侵犯,更是对法律的藐视和挑战,严重影响着政府的执法公信力!此风不刹,已和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形象格格不入;能否遏制违法搭建的蔓延,维护法律权威,也直接检验着上海这座城市的法治素养。
2011年4月,我根据群众来信来访提供的线索,深入现场了解情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关于启动拆除违法建筑专题询问程序建议》的书面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有必要对市建交委、市住房保障局、市城管执法局、市规土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就本市拆违工作启动专门程序,进行专题询问。比如:现存违法建筑,特别是别墅区违法建筑,依法拆除的措施有哪些?具体时间节点如何?对公众关注度特别高的具体案例有何强有力措施,使其依法恢复原状?预防违法建筑蔓延,有何长效措施?
之后,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率队,深入违法搭建现象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地区,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调研和执法检查,我受邀参加了整个调研过程。其间,在听取职能部门汇报的基础上,围绕拆违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研讨,进一步形成推进工作的共识,针对社会反响较为突出的典型案例进行专题剖析,督促问题加快解决。
通过调研,在掌握了本市拆违工作的基本情况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在会上,相关职能部门诚恳地认识到在全市拆违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在执法上确实存在着亟待解决的不足,并分析了对拆违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对现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不到位等造成当前拆违状况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追究等整改措施。
我欣慰地看到,时至今日,本市拆违工作在遏制增量、消化存量上有了新的起色。更为可喜的是,今年上半年,市委出重拳、下重力,出台了史上最严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违法建筑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尤其强调落实对党员干部违法搭建要从严处理、加大问责曝光力度等有效举措,形成集中整治的高压态势,使违法建筑蔓延势头得到根本性遏制,拆违成效有目共睹,百姓拍手称快!
十日谈
人大代表履职录
用好专长推动“阳光预算”,请看明日本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