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年人要远离孤独
金泰康
  文 / 金泰康

  2000年以来,我先后参加了十来个老年人的定期聚会,参与者分别是我与老伴的亲友、邻居、退休同事、读书会,创作组等人员,在与众多老年人的交往中,我观察到一个问题,就是老人到了差不多80岁光景,生活中无形中会有一道“坎”。

  老人们刚退休下来的时候,时间有多,精力尚好,兴致还高,于是探亲访友、聚会碰头、跳舞打牌,出门旅游,日子还容易打发。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体质衰退,亲友凋亡,各种问题就会一桩桩凸现出来。由于身体原因,自己要外出串门办事渐觉力不从心,由于同样的缘故,老年亲友来访的也越来越少。有个同事在国外的子女叮嘱他不要随便外出,否则出了事故,子女不能回来照料他;还有位独居的邻居,上了几次老年大学,儿子怕她路上摔跤而加以劝阻;前两年我想去看位亲戚,她听了电话如临大敌,忙叫她儿子用汽车来回接送;现在连我自己的妹妹们也对我下了通牒,没人陪着,最好不要去串门。

  所以老年人到了80岁左右,有的故世,有的因病痛不便外出,有的家属不放心,他们大多就深居简出。我所参加的老年人集会中,已经有三处因为缺员过多而垮掉。据我观察,一个组织里人员的平均年龄接近80岁时,由于人数缺额过半,只能无奈解体。

  现在社会上购房者日多,两代人分居,因此有半数是空巢家庭,其中又有近50%是独居老人,这些老人闲居在家里,与社会接触减少,日长时久,老人生活中最可怕的“孤独”问题就会不期而来,它是老年人最痛苦、最难克服的顽症。去年敬老节之前,上海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一些老年人时,听到最多的话是老年人诉说“活着没意思,有话无处说”;有人戏说,许多老人过的是“三等公民”生活,等吃、等睡、等死。现在在我那些为数不多、还在世的同龄人中,已经有十来人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忧郁症和老年痴呆症。

  因此我深知老年人晚年要想日子过得愉快,就得远离孤独,要走出房门,融入社会,十多年来,我坚持按期参加这些老人聚会;差不多总是成为这些组织中年龄最大的老人,有两位组长照顾我,叫我严冬酷暑、大风大雨和下雪天就在家休息,我还是风雨无阻按时赴会,还打趣说:到我走不动时,你们用轮椅来推我出席,只是上下楼梯咋办。组员们也开玩笑说,我们把小组会开到你家里来。

  老人要是出外不便,就要在小区里与邻居们多往来,参加小区里的各类集体活动。我们的小区,前年在有些老人提议下,成立了一个“老年谈心会”,我是个积极拥护者,二十来个成员里,开始还有几个大爷大叔参加,过了些日子,他们认为小组里尽是些大婶大妈,说些都是家长里短、油盐酱醋的话,没啥意思,后来就一个个不来了,小组里的男性只留下我一个,因为我爱说笑话,能出点子,所以组里有人称我是“快乐种子”、“开心果”,我觉得为了别人、为了自己,都得坚持下去。老年人要培养兴趣爱好,融入社会群体,才能远离孤独,安度晚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新民图视绘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留学热点/人才专版
老年人要远离孤独
高仰止的“三不”养生法
也说睡眠
秋季登高益健康
公告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长命百岁B15老年人要远离孤独 2014-10-26 2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