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鸡缸杯看斗彩瓷器
肖舫
  12月18日,成化斗彩鸡缸杯特展将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举行。自从刘益谦花2.8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之后,市场便掀起了一股对于斗彩瓷器的热潮。究竟什么是斗彩?它为什么能够在众多瓷器中成为最受关注的品种之一呢?

  斗彩又称逗彩,创烧于明朝成化年间,是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工艺,其以绚丽多彩的色调,沉稳老辣的色彩,形成了一种符合明人审美情趣的装饰风格。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据史料记载,明代成化斗彩是先用青花在白色瓷胎上勾勒出所绘图案的轮廓线,罩釉高温烧成后,再在釉上按图案的不同部位,根据所需填人不同的彩色,一般是3至5种,最后入彩炉低温烧成。

  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斗彩官窑也有不少精品堪与明代成化媲美,而且出现了较大的器型。总的来看,清朝斗彩瓷器大多数绘画精工,图案性更强,但也失去了明代清秀飘逸的风采。特别是雍正时期斗彩瓷器,是明代成化时期之后的又一个巅峰,许多这个时期的仿品中有少数寄托成化款。

  在传世的斗彩瓷器中,除了鸡缸杯之外,还有许多“神品”,像西藏日喀则萨迦寺收藏的明宣德斗彩鸳鸯莲荷纹碗、明成化斗彩三秋杯等等。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只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是古陶瓷收藏家、鉴定家孙瀛洲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捐献的,这件明成化斗彩三秋杯被视为故宫瓷器的镇院之宝之一,是孙瀛洲在解放前花了40根金条收来的。一只轻灵秀巧的斗彩瓷杯,在洁白细腻、薄如蝉翼的胎体上绘了两只蝴蝶在山石花草中飞舞蹁跹。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只蝴蝶的翅膀上所施的紫色彩釉色浓而无光,然而这恰恰是明代成化斗彩所固有的特征,这也是后世仿品无法仿效之处,这种紫彩就是所谓的“姹紫”或“差紫”。

  肖舫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珍贵的百家印迹
从鸡缸杯看斗彩瓷器
傅抱石一幅未完成的杜甫画
莆田木雕风格清新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从鸡缸杯看斗彩瓷器 2014-11-22 2 2014年11月2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