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板
吴凤珍
  吴凤珍

  眼下,最吃香的称呼莫过于“老板”了。稍微上点年纪的人做梦也没想到在解放初期,这个被蔑视的名称居然能一下子牛起来!一切都会变的,现在,在很多人的眼里,凡是略有权的、略有钱的;凡是需要推崇的、需要拍马阿谀的,甚至肚子里略有文墨的皆可一律尊称为“老板”:有大学生“尊”称教授为“老板”;有研究生“尊”称导师为“老板”;更有甚者,“老板”这个称呼还进入了家庭中,两代亲人中竟以这个称呼唤之。

  且说我有一对老夫妻亲戚,他们自己经济情况较好,住进女婿家帮女儿带孩子。由于女婿的收入比岳父母的更多些,岳父母便自惭形秽,尊称这位为“半子”的女婿为“老板”,居住在最差的朝北房里,房间里堆了一些旧家具,无法安床,所以只能睡地铺。老两口包揽了家中所有的家务:天刚亮,老夫妻俩最早起床按小辈们不同的起身时间与喜吃的品种去不同的地方购买,每个人的点心都得专程去跑一次。

  老两口服侍毕早餐,紧接着弄午餐,买、汏、烧。因为外孙不肯吃学校里的饭菜,女儿女婿让老太到小学给外孙送午饭。老太侍候外孙吃过,便急匆匆地赶回家,因她还得去准备女婿回来吃的呢。而女婿是个大忙人,准备早了则怕饭菜冷了女婿会露不悦,准备晚了也不行,因为他是没工夫等候的。所以最理想的是他到家与饭菜端出来要恰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所以老两口作了分工,一个在厨房掌勺;一个在大门外等候,只消那身影一出现,马上上搂,尚未进门便一路高声通报——“老板来啦!”让老伴候准时间把饭菜端出来。

  偶有一天,老太有事恰巧路过我家,进门来与我谈几句私房话。好一阵没见,我见了她猛然一惊:她,脸色苍白,面孔浮肿,人都瘦了一圈,衰老了不少。我惊诧地问:“你生病了吗?”“没有。不过累得慌而已。”她说。

  “你啊,我老早就劝你,你们为何不自己生活?”我埋怨她。“是啊,好虽好,可他们由谁去服侍照顾呢?”她说。

  我心里憋着一句话,只是不好出口——“若然阎罗王要召你去,你也回绝说我还有一大堆小辈要靠我服侍的,我不能去吗?”

  我只能笑笑:“你又不差钱,自己也老了,按理你也该‘退休’了,本该由小辈来照顾你了,哪能一直还在做义务保姆,花钱雇个保姆来做家务得啦。自己去查查身子有无毛病?”她回答: “我何尝不知道这个理,可这一家子都吃惯了我煮的饭菜,任谁煮的都不肯吃了。女儿女婿忙,他们是干大事、挣大钱的人哪!我算得了什么,女婿是位真正的大老板,你猜猜看,他现在的身价有多少?”一提起女婿,她眉飞色舞且微歪着头在等待我说谜底,就在这一瞬间,她那浮肿的脸上泛出了酡红色,浑身的骨骼关节都活络起来了。

  见我沉默不答,且面无表情,她憋不住了,“他啊,0.013个亿呢!”她的脸笑成了一朵大菊花。

  此时我心里恍然大悟且大后悔了——我那张嘴太贱了,他们一家子尽是在演《三国志》里的出头戏呢:一出是《周瑜打黄盖》;还有那就是在念诸葛亮的《出师表》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何犯着去“鹅食盆里鸭插嘴”呢?

  入地上天后的这一“老板”名称如此的被庸俗地泛用着,这谈不上是雅谑,也非揶揄,而该是某些人拜金主义心态的泄露。它,是否应降下云端,正本清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化新闻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新闻面对面
   第A14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家装专版
年终总结莫流于形式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老板
暖 意
智慧快餐
知青的夕阳情怀
石棉
今宵灯谜
天 鹅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B04老板 2014-12-28 2 2014年12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