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令进补淘旧书
姚一鸣
  ◆ 姚一鸣

  每逢周末外出淘书,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想想前辈们穿行于旧书肆,常能觅到心之书,并写成文字,与人分享,那是一种绝好的情愫,那时上海旧书店旧书肆林立,在四马路、麦家圈、望平街、城隍庙、老城厢等一带,有不少可淘书之地;如果兴致好的话,还会去江浙一带访书,个中趣味,亦是乐在其中。于今淘书,早已没有如此多的机会,亦是能乘兴而往,完全是书虫之本性,好像一段时间无旧书入账,心里总空落落的,好像缺了一点什么似的,于是逢周末有了淘书之旅。幸好沪上还有一些可淘书的去处,在福州路、山东路、中华路、文庙路、上海老街等,还是有几家旧书店的,有国营的上海旧书店,也有私人的厚省堂、博衍书店、藏宝楼旧书摊等,这几家旧书店的位置都比较集中,在上海老城厢附近,花上一个下午的时间,几乎都可兜到,偶也会有收获。

  吾之淘书,也算是比较挑剔的,以民国书刊为主,五六十年代的为次,当然碰上八九十年代的好书刊,也不会放弃。淘旧书范围的扩大,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以前光盯着老期刊和史料书了,错过了不少机会,近几年的旧书市场,随着淘书者队伍的壮大,和旧书资源的减少,如果死盯着自己的专项收藏,大多数时候会空手而归,稍稍扩大一些收书范围,会更意外收获。在银两并不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只能够着买,除非特别中意的,一定出高价才能得,可惜这种机会少之又少。作为一个淘书者,也只好将就着买,只自己喜欢就行,快乐就好,这也是现时淘书之真实状况。

  如近日周末外出淘书,就得一些有意思的旧书刊,并不见得有多珍贵,但值得一说: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韩柳文研究法》(见图),林纾著,林老夫子在清末民初以翻译闻名于世,其作品影响了后世学人,林纾有着极为深厚的古文底子,《韩柳文研究法》即是其以独到的观点研究韩柳文的杰作,有观点有见解,足以见得林纾对于韩愈、柳宗元文章的喜爱,林纾《韩柳文研究法》版本众多,曾见过早期线装本,所得为平装再版本,虽品稍差,但价廉。中华书局1959年版的《续藏书》精装本,在旧书店见到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明代李贽以《焚书》、《藏书》、《续藏书》而闻名于世,多有对元以前历史人物的评价,但已有《续藏书》的平装本,见之精装本依爱不释手,更何况是五六十年代的,虽用纸甚劣,因价并不高,亦是购入;1957年《上影画报》创刊号,曾多次见到,一直未购,在旧书店见一本品相尚可,便也拿下,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杂志,能保存至今不易,见之必收。三联书店1983年初版《江浙访书记》,谢国桢著,此书虽有上海书店出版社再版本,但三联书店早期初版本无伦装帧排版,都有着那个年代的质朴感,很是喜欢。另得《异辞录》(影印本)、《诗选与校笺》(闻一多全集选刊)、马尔克斯·略萨《绿房子》等书,亦是不错。

  俗话讲:冬令进补,春来打虎。或许我们所要滋补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我们的精神世界,趁周末外出淘淘书,愉悦一下身心,充实一下精神世界,也许淘到中意的旧书,你会觉得很开心,暂时会忘却一些烦恼,对身体也有帮助。而从淘得的书中获取知识养料,丰富自己的生活,更是丰富精神世界的馈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淘书也是一种冬令进补的方式。古人有雪夜闭门读禁书之境,今人也可周末淘书冬令进补,亦是一件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现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聚焦
   第B04版: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12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冬令进补淘旧书
家有“金不换”
火花迎春
大匠之门 格古韵新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冬令进补淘旧书 2015-02-28 2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