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潇潇春雨之后,大自然又为人们献出了一味天然珍品——山野蕨菜。
蕨菜,又名紫蕨、蕨萁、拳菜、山凤尾、吉祥菜、龙头菜等,因其根茎生有白色茸毛,尖上嫩叶卷曲似猫爪,因而又名“猫爪子菜”。它为凤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野生于山区的草坡、林间空地和大缘地带。叶大,幼时拳卷、茎紫色,根状茎没于土中,以幼苗供蔬食。蕨菜分布全国各地,为我国最早食用的野生佳蔬之一。《本草纲木》中记载:“蕨,处处山中有之,二、三月芽……其茎嫩时菜取,以灰汤煮去涎滑,晒干作蔬,味甘滑,亦可醋食。”如今,随着回归大自然之风的盛行,作为野蔬之一的蕨菜,更是受人青睐。
蕨菜不光味道鲜美,且营养也十分丰富,享有“山野之王”的美称。据测定,每100克鲜蕨菜嫩叶中含蛋白质1.6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10克,粗纤维1.3克、维生素C35克,胡萝卜素1.68毫克,钙24毫克,磷29毫克,铁6.7毫克,为一般蔬菜的几十倍,尤为人们称道的是,蕨菜中还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另外,其根部含淀粉40%~50%,可制成蕨菜粉,是饴糖、饼干和代藕粉的主要原料。
蕨菜嫩爽柔软,风味诱人,初春的蕨菜更是鲜嫩无比。蕨菜食法颇多,可鲜食,也可盐腌、干制,既可作主料,又可当配料。蕨菜鲜食时一般在采后用沸水煮3分钟左右,再进行烹饪,炒、拌或做汤等均可。蕨菜肉丝、蕨菜鱼片、蕨菜鳝丝、蕨菜炒嫩韭等,皆为家常菜中之美味,百吃不厌。此外,蕨菜炒年糕,清香鲜美,诱人食欲。蕨菜干制品经过浸泡后可用于烧肉,煮汤,也可剁碎成馅,风味别具。新鲜蕨菜经盐腌可制成酸菜备用,清醇爽口。每年的蕨菜生长季节,我都要带着家人外出采一些鲜蕨菜回来食用。采蕨菜很有讲究,其一必须用剪刀剪,这样被剪的嫩蕨菜的下半部还可以再长出嫩茎;其二不能连根拔起,否则,来年山野蕨菜的数量会减少。
蕨菜亦可入药。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蕨菜味甘性寒,有清热、滑肠、降气、化痰、止血、降脂降压、消炎抗菌、防癌抗癌、明目等功效。另外,还可治疗气嗝和肠风热毒。《本草纲木》中说蕨菜“去暴热,利水道。”现代医学认为,蕨菜对防治各类癌症及心血管病等也有一定作用。不过,食用蕨菜也要因人而异,《食疗本草》说它“冷气人食之多腹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