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婆婆的老伴三年前先行而去,留下她一个人独自生活。整天面对着冷清清的屋子,想着故去的老伴和在远方工作的儿女,唐婆婆就会黯自神伤,十分孤独。平时唐婆婆不常出门,也很少和街坊邻居来往,孤零零一个人,常常一连几天都没机会同别人讲话,只能自己念念叨叨。深深的孤独感甚至使唐婆婆产生了幻觉,时常在眼前出现老伴穿着白衣站在床前,跟她讲话唠嗑的情景。时间一长,唐婆婆就变得有些怪异了。后来征得她儿女的同意,在居委会的安排下,唐婆婆住进了市区的养老院,身边有了很多老年人作伴。每天唐婆婆都和养老院的老人们一起聊天、打拳、练剑,生活上互相照顾。唐婆婆还和其他三个老人同住一间,临睡前也是在和同住的老人们互道晚安后,愉快地入睡的。由于和同龄老年人的交往和沟通增多了,唐婆婆一天天变开朗了,不再感到孤独,整天有说有笑,幻觉也再没有出现过。
【心理咨询师的建议】
适度的人际交往是维持良好情绪的“润滑剂”。人是社会的人,不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生活。每个人都有和他人交往、沟通的心理需要,如果这个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人就会感到压抑和孤独,从而产生被隔离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老年人社会功能的退化。
上例中的唐婆婆由于老伴先行而去,儿女又在远方工作,平时很少出门社交,参与人际交往的机会极少,这带来了倾诉交流需求难以满足的心理问题,长期生活在自己狭小的世界里,与外部社会隔离,这样对于唐婆婆的心理健康十分不利。由于孤单寂寞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幻觉的出现,结果会使心理状况更加恶化。
此时,外界的及时帮助非常有必要。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会面临很多人际关系的丧失,和年轻一辈又缺乏共同语言,难以沟通,这时孤独就会趁虚而入,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对此,有效的措施就是如上例中的,积极帮助老年人走出家门,居委会安排唐婆婆入住市区的养老院就是一个十分切实可行有效的解决办法。唐婆婆在养老院,融入新的社会环境,参加到同龄人的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中,比如聊天、打拳、练剑等,既可以健身,又能增进与其他老人的沟通交流,好处多多。此外,唐婆婆还与其他老人同住一室,这种亲密的同屋而住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增加唐婆婆与他人的交往,满足自己同他人交往的心理需要,这样孤独就不会来打扰,幻觉自然也消失无踪。
让老年人融入适龄的社会坏境,被新的社交圈所接纳,在和其他老年人交往时,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意义,点亮延续新生活的明灯,摆脱孤独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