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居住的社区里,有两家步行相距仅十分钟的邮政所,营业时间均为上午8:00~11:00,下午12:30~17:00,中午关上大门休息一个半小时,市民普遍感觉不便。“我上班你上班,我下班你关门,双休日排长队”已成常态。如此安排,邮政部门完全是“以我为主”。可能在人员配备上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缺少机动人员。这种按部就班的营业模式,还留有很深的计划经济年代的“烙印”,这里原先是城郊结合部,很难满足广大市民的用邮需求。
如今行业间竞争激烈,抢占市场,赢得客户成为企业生存第一要素,邮政业也不例外。邮政局当年的风光早已“褪色”。你看,邮政储蓄银行在同行的“围追堵截下,”业务量不尽如人意,显然已处于下风。传统的邮寄业务受众多快递公司的“前后夹击”,“金身”被打破,“龙头老大”的地位早已拱手相让。窃以为,唯有改变,在服务上下点功夫,方能立足市场。按目前的状况来看,邮政部门困难不少,尤其在用工成本居高不下的压力下,难以做到延时服务,怎么办?办法总比难题多。依我看,只要内部稍作调整。打个时间差,错开营业时间,就能弥补其中不足。比如,甲营业时间不变,还是8:00~17:00,乙营业时间调整为9:00~18:00,中午切莫闭门谢客,员工可以轮流用餐,这时哪怕只开一个服务窗口,也比让人在门外苦等强。这样,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服务时间。同样在这时间段,我赶不上这家邮政所的营业时间,去另一家办理业务一定不会落空。如果邮政部门能放下身架,时刻以一个普通用邮者的视角来换位思考,那么许多看似有些棘手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样,“用心为市民服务”就不仅仅是挂在墙上的口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