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国作家大卫·尼克斯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一天》,故事并不复杂,但结构巧妙,娓娓道来一段传奇爱情故事,传递出一份久违的感动和对过往情感的眷恋。
1988年7月15日,两位男女大学生在毕业前用特殊的方式道别,并以朋友名义相约在以后每年的7月15日见面。近20年间,他们天各一方,只有那一天是属于他俩的,或喜或悲,或争吵或相拥,他们用超出朋友的情谊去互探彼此内心的那份孤独和希望。艾玛一直爱着德克斯特,上学的时候就暗恋着他,然而她宁可选择和一个不爱的人生活,也不愿让他看穿自己缜密的心思;他放荡不羁,游戏人间,混迹于电视主持界,身边从不缺美女,感情不专一,但却在她面前总像个犯错的孩子,有些腼腆,有些依赖。20年的同一天,他们相处加起来也不过半个多月,可彼此的人生道路走得弯弯曲曲、苦乐随行,虽没有交集却倒映出对方的成败荣辱。若干年后,一直在酒店打工的艾玛熬成了小说家;顺风顺水的德克斯特却事业遇阻、家庭破碎。然而,当他极为落魄地出现在她面前时,艾玛选择了和他在一起。但随着2006年7月15日艾玛惨遇车祸,有情人刚开始的甜蜜生活突然完结,令人感叹唏嘘。没有特定的历史时空和宏大的时代背景衬托,故事抓住了细腻的感情演变和戏剧的人生际遇,让观者跟着一起回望往昔、缅怀青春,一起追忆曾经和他或她共度的美好时光。
《一天》清纯甘洌,却不乏史诗般的艺术气势,就如一壶陈年好酒,它的香怡离不开岁月的积累沉淀。艾玛去世后,德克斯特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他潦倒不堪,用酒精麻痹那受伤的灵魂。还是艾玛,她的精神让他悲痛之后选择了坚强,因为她的善良和宽容,把他变成了成熟有担当的好男人、好父亲。感人的一幕发生在片尾:20年后,当他带着与前妻的女儿来到他和艾玛20年前曾去过的地方,看着身边年轻的自己和艾玛欢笑着飞奔而去时,嘴角扬起了微笑,仿佛在说,瞧,多么美好的青春,多么和谐的一对,然而……
好的电影,总能传达出一份感性的气质,在瞬间把控你我最敏感的神经。它也一定是在某个方面做着减法,某一方面做足加法,比如刻意的时代元素、复杂的人际关系,还有路人甲乙丙丁的取舍,就像金庸的武侠小说,年代可以模糊却不影响故事的传奇动人,还有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绵绵纯情不需要过多的繁枝茂叶,就足以让人感怀万分。现在的很多商业大片往往着重包装和形式美,却忽略了电影的生命本源:故事。除了迷人的剧情外,《一天》剪辑摄影也不乏有故事亮点——片尾,今世与往昔的温馨“对视”;艾玛与德克斯特街头相拥一吻的淡蓝色定格,浪漫、唯美、飘逸、怀旧、感伤……故人情何以堪的五味杂陈尽显其中,回味无穷也荡气回肠。
恍如走过一生;一生,也往往浓缩于一天,某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