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病人就诊成本
现在,廖建春已经有了300多个病患“粉丝”。“以前,病人要医生的私人电话,医生通常都会告知。有时候,病人随时随地给你打电话咨询,确实也会有遇到一些不便的困扰。但是,在如今‘互联网+’的时代,我就不需要把手机号告知病人,又能利用碎片化时间解答病人的提问。”
廖建春说,医术“外挂”虽然占用了他不少时间,但让他能随时随地了解病人术后的情况,保证治疗效果,也极大地方便了外地病人,减少外地病人的就诊成本。“他们不用在上海干等检查结果出来,可以回家后下载检查结果再发送到APP的提问专区,我就可以根据结果答复病人何时来复诊、还需检查什么项目,能否在当地医院检查等。”
打通诊后沟通渠道
“要让相互间已有过接触的医生和患者,能在离开医院后继续保持良好的沟通,并建立起长期有效的熟人医患社区,帮助患者得到更有效的看病体验,帮助医生累积病人资源。”谈及“青苹果健康”创建初衷,创始人徐嘉子这么说道:“普通的医疗流程里,医生是没有后续跟踪和解疑答惑的环节的,甚至对于病人的后续完全无知,青苹果健康建立起一条诊后的沟通渠道。每一位青苹果医生会有自己的青苹果‘二维码’名片,病人通过微信扫一扫就可以直接和医生发消息,医生则通过青苹果健康APP接收和回复消息。既保留了医生的个人隐私,同时也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如果医疗效果好,患者还可以向医生赠送青苹果(虚拟礼物)表示感谢。廖建春说,虽然在移动医疗平台上兼职“看诊”,并没有实际的“工资”,但每当收到患者提完一串问题或者手术后送他的虚拟苹果礼物,他总是既感动又有成就感。“虚拟社区也能帮助患者康复,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