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声情并茂的配音演员刘广宁(下)
孙渝烽
■ 刘广宁与本文作者在棚里工作
  ◆ 孙渝烽

  刘广宁在《尼罗河上的惨案》中为杰基配音,这个角色对她是极大的挑战,让她一改以往为纯洁少女配音的风格。杰基为获取金钱,她狡诈、凶狠、贪婪,她的性格是多面的,她对未婚夫是真心相爱的,表现绝对的坦诚、热情温存,而另一面又得伪装,她既无辜又疯狂,她在设计阴谋计划的过程中又果断、机警,她的性格是一步步发展的。对这样一个多变性格的人物,也必须投入真情实感才能展示人物内心的活动,这样才真实可信。刘广宁在这个人物身上下了功夫,所以受到同行的肯定,受到观众的赞誉。

  所以作为一个配音演员,光有声音好听是不够,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动以真情,才能用自己的声音和语言塑造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配音演员。

  香港十七年

  刘广宁自述道:“我想每个人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使命有所不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为两个孩子有更好的发展,就提前退休,离开心爱的话筒,去了香港。”

  当时译制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老厂长陈叙一离开了我们,第一代配音演员纷纷离退休。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厂里人心变化很大,原来那种和谐的创作氛围也遭到冲击。这也是她离开心爱话筒的原因之一。

  凡是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很难放弃的。刘广宁到了香港继续从事语言声音塑造工作,真没有想到在香港这些年她干得这么出色。从1991年到2008年这十七年里,她一直在香港推广普通话,搞教学工作。让我们看看她教的学生是什么样的职业——有企业家大老板,他们要开拓业务,要学习普通话;有律师,有医生,有护士,还有两位“亚洲小姐”;还有政府官员、警察署长、外贸局官员;有趣的是还有一位牧师,她是为了能更好地用普通话来传教……因此刘广宁很忙,因为这些学生都有自己的工作,所以教学一般都安排在午休时间或下班以后,或是节假日。那几年她和我通电话常常会说,她的午饭、晚饭是在下电车后就近的咖啡馆吃的,原来是为了这些学生,她得赶来赶去为他们服务。

  另一项工作是她为中华书局、万里书局、三联、商务印书馆录制了大量普通话教学用的音带、碟片。内容实在太丰富了,我这里也只能略举一部分内容:香港普通话考级的20篇范读文章,如《春》《落花生》《海上生明月》等很多名篇;为三联出版社录制了两三百篇语言文学教材,包括鲁迅的作品,孙中山先生的演讲稿,还录制了《三字经》《千字文》《诸子百家》等;为中华书局录制了现代汉语词典的很多词条,供使用电脑者学习用。

  她还常常被邀请参加香港多所大学的普通话比赛,担当评委,还在大学做一些朗诵活动的辅导工作……

  在香港的十几年她感到很充实。刘广宁的丈夫潘世炎先生也没有闲着,他教孩子们学习小提琴,由于他非常认真、投入,请他教的人很多,有些他只能谢绝,因为他还有一个任务,得照料小刘。

  他们在香港这十几年中,我们常常会通电话,小刘常常会问译制厂的情况,一些老朋友的情况。我1999年提前退休,一头扎进大学的教学工作。小刘常来电话问,我只好跟狄菲菲通电话了解一些厂里的情况,也常常和老赵、老苏、曹雷通电话,把得到的信息再告诉她:王静文辞职了,晓谦离开译制厂了,小盖住进福利院了,小童有两三年没配戏了,姜玉玲也辞职了……她听了很惊讶:“怎么会这样呢?”

  在香港期间,老潘和小刘夫妻俩也回上海多次,我们也相聚过几次。他们夫妻俩的努力奋斗,为两个孩子创造了继续深造的条件,而今兄弟俩都大学毕业,一个在忙于自己的网络公司,一个留学日本毕业后在大学当教授。2008年小刘夫妻俩决定回上海定居,安度晚年。

  好丈夫潘世炎

  刘广宁能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她的好丈夫潘世炎。老潘是她坚强的后盾,他们共同为自己喜爱的事业而努力拼搏,他们是一对患难夫妻,柴爿夫妻,同甘共苦的夫妻。

  老潘比小刘大5岁,少年时代仅14岁时就参加了新四军新安旅行团,开始学习舞蹈,成为一名舞蹈演员。他的刻苦是出了名的,在雪地里练功,后来又学习吹小号、拉小提琴,他跟王人美的哥哥王人艺教授学习小提琴,王教授非常喜欢这个刻苦努力的学生,大冬天当其他学员都在被窝里时,他已经在室外练琴了;夏天太热,为了降温,他站在装满冰水的水桶里练习小提琴。他的刻苦努力给他带来收获,当他进了上海歌剧院管弦乐团后很快就升为首席,后来他担任管弦乐团的队长,离休前已是管弦乐团的团长。

  老潘和小刘1963年结婚,当时的婚房还是任桂珍老师把自己的住房挪出一间来给他们作婚房。歌剧院的老同志很喜欢刻苦努力的潘世炎。后来他们俩才有了新华路自己的小屋。婚后大家忙自己的事业,可后来有了孩子,小刘厂里配音任务忙,老潘就把一切家务都挑了起来,每天买汰烧,他能烧一手好菜,尽量让小刘少为家务事分心。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家务上、两个孩子的教育上,在香港那些年也是这样。正当他准备和小刘回上海安享晚年生活时,一场大病夺去了他的生命。这个打击对小刘来说实在太大了,她失去了依靠,让她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任桂珍老师对我说:“我十分理解小刘的心情,家里一切都是潘世炎安排的,失去这么一位操劳的好丈夫,她怎么受得了呢?好在大家都在安慰她,帮助她。”

  是朋友们向她伸出援助之手,让她尽快走出阴影,赵慎之、苏秀给她送来真挚的安慰;曹雷、狄菲菲让她到厂里参加配音;我介绍她参加上海图书馆的朗诵活动,参加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的活动;陈醇老师也常常邀请她参加各种活动,请她担任评委;电视台请她参加一些录制工作。总之让她在工作中、各种活动中调整心态,尽快从悲痛的阴影中走出来……

  如今,闲不住的刘广宁继续在电台、电视台,甚至在舞台上发挥她的余热,继续从事着她所喜欢的事业。

  摘自《上海采风》官方微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战后70年反思录13德国篇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新民资讯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专版/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B21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B22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24版:慢病/新民健康
声情并茂的配音演员刘广宁(下)
沈寂口述历史
二十四个比利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1声情并茂的配音演员刘广宁(下) 2015-09-01 2 2015年09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