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名女顾客要求男服务员为火锅加汤遭拒,便在微博上发文投诉,男服务员事后竟将开水浇在她身上,并对其殴打。女顾客明明是受害者,但令人意外的是,网上有不少人同情“卑微”的男服务员,觉得女顾客“活该”。
类似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去年,华政一名女生因考研缺课遭批,课后拿走老师的杯子,装满开水后向老师迎面泼去。其父母曾站出来解释,“孩子考研压力太大了。”当时,还有网友评论称,“老师肯定也有错。”
呵,生活中总有那么些人,完全不问事情的缘由,往往就站在了通常意义上比较弱势的一方,尽情释放内心的善良和宽容,甚至为作恶的一方寻找理由。比如面对新闻里的抢劫犯,却说出“要不是生活所迫,谁会去抢银行”这样的话;比如听闻美国两名记者直播时被枪杀,却同情枪手的过往遭遇;再比如面对频频被家暴的妇女,却劝她“好歹夫妻一场,还是原谅他吧”……
这样的思维,在“知乎”上被定义为“低智商的善”:即不需讲道理,只要有一颗柔软的心就好了——反正受伤害的不是他们。于是一些人不断在付出,最后却被辜负;一些人明明被伤害,却还要忍受指责。
上月,某真人秀节目中,一名女子生下来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她在现场拒绝和亲生父母相认。节目主持人周立波却指责她心胸狭隘,说她“应该学会原谅,否则永远不会幸福”。周立波用一种圣人的姿态,来教别人如何“善”,但他恰恰也用自己的举动实践了什么是“低智商的善”——未给受害方足够的同情和帮助,反而站在了作恶的一方。
人心向善本身没有错,但在最终的体现上,却有些变了味。具有善之心而缺乏良之行,即为伪善;具有良之判断而不行善之方向,是为假善。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依然认为“低智商的善”也是一种善,并充当着不需要为自己所标榜的“善”做出任何实际付出的“善人”,实际上这有时比丑恶更加丑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