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时的“生态批评”
胡言
  ◆ 胡言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为千古名文,以一连串的“也”字句为其特色,对此有人喜欢有人讨厌。就我而言,其中最让我感到意味深长的,是在写了游人和太守主宾的游乐,以及黄昏时“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后,又非常突兀地冒出了这样一句: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的言外之意是,当白天游人们(包括太守自己)在山林中游乐时,禽鸟自然是不会感到快乐的! 

  古往今来,文人多是自恋的。《醉翁亭记》一路写来,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本来也难免此讥,却凭借这自嘲的一笔,中和了自恋的浓度,让人不能不刮目相看。这就像欢场中的一句忠告,热闹中的一个冷眼,阿谀时的一声嘲笑,执迷时的一记棒喝……清醒的醉翁,竟能洞察人与自然的对立,有如此自我嘲讽的一笔!文章写到这分上,不愧为大手笔了。

  近年来中外学界流行“生态批评”,意在超越人类自恋视野的局限,兼顾人类以外生物之存在,《醉翁亭记》此语亦堪为佳例。

  想起了拦腰斩断了朝鲜半岛的非军事区,那一片对于人类而言的“死亡地带”,朝鲜半岛南北人民的伤心之地,现在却成了野生动植物和鸟类的天堂。此中情景,难道不也是一种“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不过,接着醉翁又倒退了一步:“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其实,“禽鸟知山林之乐”即已足矣,“不知人之乐”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唐代张九龄的《感遇》诗所说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欧阳修写的是禽鸟,张九龄写的是草木,它们皆不依赖于人类,而为自足自乐的存在。但张九龄更强调“草木有本心”,讽刺了“闻风坐相悦”的“林栖者”;而从“何求美人折”的说法也可以看出,他实际上连带讽刺了楚辞以来的传统,即“香草美人”的传统,以香草配美人的传统。草木既然不希求“美人”的垂顾,自然更不会去关心“美人”之所思。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说,在尊重人类以外的生物方面,他比欧阳修更为彻底,走得更远。

  顺便介绍一首与《醉翁亭记》有关的日本汉诗。日本近代文人森春涛(1818-1888)善作汉诗,其《岐阜竹枝》描写家乡岐阜的风景,被誉为“明治三绝”之一:   

  环郭皆山紫翠堆,夕阳人倚好楼台。香鱼欲上桃花落,三十六湾春水来。

  此诗除第一句稍嫌生涩外,后三句纯为白描,颇为鲜活生动。而其第一句“环郭皆山”云云,显然是从《醉翁亭记》的首句化出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阳光天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特稿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古时的“生态批评”
轻与重:昆德拉与宣太后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B07古时的“生态批评” 2015-09-20 2 2015年09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