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1:金色池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哦,农场老战友
陆华芬
  文/ 陆华芬

  某日,一首《同学会》的歌曲视频,令我怦然心动,触发了埋藏已久的怀旧情结,随手取来纸笔,作词作曲,一气呵成。其中部分的歌词采用了Rap的形式,把记忆中的场景说出来,比如“那爱嘟小嘴的玉玲,那爱赌饭量的青龙,那挤我被窝的莉萍……”

  视频做成后,发给了农场老战友。第一时间回信的是玉萍:“这些场景使我回想到了那个年代。里面的人物红妹是我们排的,还有些呢?”我回道:“那挤我被窝的莉萍写的就是你呀,本想全部用真名的,怕人不乐意。现每人各取一字,还能多写进几人,愿者可自行对号入座,岂不更好?曾记否,有次你要到我上铺来,还差点要了我的命吗?”她问:“不记得了。真的吗?”感觉想说的太多,我们就索性通起了电话。我说:“因为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刻,所以才毕生难忘啊。有次,你一边踩踏脚板,一边与旁人说话。结果一脚落空,人就往下掉。掉的时候,瞬间拽了我一把。把我整个的上半身都拽出了床外。我两手在空中拼命地乱舞,想去抓什么却都抓不到。千钧一发之际,终于抓到了一个平时放在床头边的饼干听,还是个空饼干听,于是人就平衡了过来。后怕不?着实是体验到了救命稻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她说:“你人好命大。”我道:“不是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吗?”

  于是她与我聊起了同寝室的宋建滋,是她的中学同窗。我说:“她最有趣的一件事,是与田绍龙赌饭。为了那一毛五分钱一客的红烧肉,个子不到一米六的她,竟然一口气吃下了一斤二两大米饭,把我们都看呆了。”玉萍说:“是啊,那时的红烧肉也的确够香、够诱人的。一客没几块,切得又小又薄。那食堂师傅舀一勺,还要抖几下,把肉多抖掉点。”我接口道:“记得田绍龙败下阵的时候,还不甘心地调侃一句:‘侬是橡皮胃啊?’后来这句话还流行过一阵呢。”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的,聊多久都嫌不够。

  接着是玉仙的回信:“想当年,我俩挤在一个被窝里。那个亲热劲,至今回想还记忆犹新。”玉仙是我下面一届的,性格文静,为人真诚;个儿不高,属小巧玲珑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经常与我同行,边走边嘟起个小嘴,细声慢语地对我述说。而我则很有耐心地听她说,视她如小妹妹一般。至于说她也挤过我的被窝,倒有点想不起来。她补充道:“我俩睡一个被窝,还好长一段时间呢。寝室里有闵静芳、小咪咪,另外两个是农场小分队的。”我问道:“哦,经你这一说,想起来了。那个胖乎乎的会唱京戏,那个瘦瘦的名字很好听,叫闵安琪,是不?”她回道:“就是啊。也许我们当时是二排多余的,认为我们表现不好,才把我俩与养猪班的安排在一起。”我回复她:“你怎么会这样想呢?我可从没认为自己不好。怪不得你会不乐意,爱嘟小嘴呢;也怪不得你的这段记忆那么清晰,而我则模糊淡忘了。”

  说实话,我也屡遭白眼,挺伤自尊的。倒不是耿耿于怀,只因当时都太在乎要做个表现好的人,才会有如此深刻的感受与记忆。这个,菊清也有提起:“我回沪后,老做农场的噩梦。大聚会后,就再没做过。我想自己当初也一定是太紧张、太在意了,怕不被认可,就会失去上调的机会。”

  “哦,原来当初并不是我一个人在遭白眼啊,还有好多人与我是同类耶。哈哈……”我给玉仙发去了这段话,顺便发了几个龇牙大笑的表情符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民生调查
   第A05版:民生调查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阳光天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特稿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C01版:金色池塘
   第C02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C03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C04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格言
“我是老三届”
一只菜主义
哦,农场老战友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C01哦,农场老战友 2015-09-20 2 2015年09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