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新民眼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亲不如近邻
姚丽萍
孙绍波 画
  姚丽萍

  过了中秋节,就是邻里节。昨天,黄浦区第四届邻里节如期而至。

  一年一度的邻里节,是保留节目。有意思的是,回顾最近10年申城社区走过的邻里节,可以发现——这个特别的节日,与这座城市的发展“心心相印”,默契中,从一个节日所蕴含的邻里关系之变,不难触摸到这座城的脉动。

  老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也是,算算中国传统社会里重要的社会人伦关系,邻里关系少不了。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条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也带来邻里关系的变迁。其中,一个显著变化是,基于共同利益诉求、适应权益维护需求的“应需强化型”新邻里关系,特征鲜明。

  什么是共同利益诉求,什么是权益维护需求,什么是“应需强化型”新邻里关系?听上去,晕,那就说几个通俗的故事听听。

  第一个故事,说说房子。迄今,申城商品住宅小区早已超过1万个。房价涨了,似乎没有不开心的理由;可是,涨价和增值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一个管理不善的小区,即便市场上房价普涨,这样的小区仍难免“贬值危机”,其中一个诱因在于,相当一部分已进入15年大修期的小区,都难免“维修资金”不足的困扰。

  可是,新闸路上的新福康里却在8年内增收近500多万元的补充维修资金。市民邵乐一曾长期担任小区业委会主任,他的座右铭是:管理出效益。新福康里首创小区收益“独立账本”,一楼一本账,受益算得清,支出全透明,成功破解维修资金使用中的尴尬难题,曾经面貌不佳的小区也变得一派和顺气象。

  这个变化,足见“应需强化型”新邻里关系,有多重要。你想啊,房产,差不多是每个成为业主的人所拥有的最大物权;业委会,作为业主权益代言人,要维护的正是所有业主的共同利益。在这当中,充满管理智慧的业委会,所造就的,不止是有秩序、有品质的生活家园,更是让人人充满“获得感”,人人都以维护共同家园为荣的新邻里关系。这样的新邻里关系,值得强化,必须强化。

  第二个故事,说说助老。10年前,90岁的市民戴恩秀倡导并建立了淮海中路街道的第一个邻里互助点。最初,邻里点就是“家门口的聚会点”,深受老人欢迎。淮海中路街道的老龄化程度之高,空巢率之高,在中心城区也是数一数二的,60岁以上户籍老人早已超过总人口的26%,实际居住老人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近1/4,100岁老人20位左右,纯老家庭1500户左右。

  老人精神、文化和情感需求不断增长,邻里点的出现,正好填补了社交空白。老人们在家门口聚会,各自拎个小板凳坐下来,聊聊天,说点家常话,有什么要帮忙的,都说出来,总比一个人闷在屋里有意思。10年走过来,居民自发互助的邻里点早已今非昔比,不仅纳入了街道幸福工程,更借助社会组织的专业化运作,搭建社区文化大平台,共同演绎丰富的社区生活,单单是邻里点的茶道厨艺交流展示,不仅吸引老年人频频光顾,下了班的年轻人也要来开开眼界,试试身手。

  邻里点的演变,恰恰说明,在老龄化申城,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积极老龄化,不仅是可能,而且是现实,其辐射人群之广足以推动社区睦邻关系新发展。

  第三个故事,说说公益。就像很多家在外地、因为儿女生活在上海的“漂老人”一样,蒙进秀老夫妇非常希望融入社区生活。4年前,五里桥街道推出“组团服务”社区管理新模式,让“漂老人”有机会做起社区志愿者。

  什么是“组团服务”?就是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倡导邻里守望相助开展自助互助服务,发扬志愿者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动员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整合社区窗口单位及专业服务组织开展专业服务——这样的组团服务,让居民能在第一时间、急需时刻,得到及时、就近的帮助。

  基层社区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组团服务”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整合各方资源,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如今,这样的服务更要借数字技术完成各种社区公益,其中最简单的一项“时尚公益”是,刷刷微信,就能捐赠三本书换一盆迷你绿植。

  组团服务透露的,正是公益在社区生活、邻里关系构建中的粘合作用。无论是“漂老人”,还是企业单位,都由于公益融入社区生活;陌生人社区,也由于公益走向熟人社区。这种融入本身,也是一种权益,也是一种诉求。

  说完故事,再看邻里节。10年来,申城各个区县几乎都有了“邻里节”,和谐社区睦邻友好,有个节日,蛮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不少邻里节就把日子定在农历八月十六,看中的,正是“团圆美好”的意思。

  远亲不如近邻,诚哉斯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目击/街拍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国庆影视
   第A22版:国庆影视/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要闻/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要闻/文体新闻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广告
   第A33版:上海花城
   第A34版:辰山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5版:辰山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6版:共青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37版:共青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38版:上海植物园/上海花城
   第A39版:上海花城/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第A40版:上海花城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专版
远亲不如近邻
声音·八方
朋友圈虚假广告靠罚款能禁吗?
新民晚报新民眼A04远亲不如近邻 2015-09-30 2 2015年09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