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云门2”亮相上戏剧院,在今年的艺术节期间,为上海观众带来《光》《一个蓝色的地方》和《来》3部新创佳作。
特色一 年轻
“云门2”的全称是“云门舞集2”,这个舞团是林怀民在1999年正式创立的。节目总在世界各地巡演,在中国台湾本地却很少演出。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云门2”诞生了,它不再诠释林怀民的舞蹈作品,而是邀请到诸多年轻而杰出的舞蹈家,累积出风格迥异的舞蹈,同时成为展现年轻舞者多元活力的平台。林怀民曾经表示,“云门2”是年轻编舞家的实验室。艺术总监郑宗龙说,舞团对舞者的年龄没有限制,“但我们喜欢有些生活经验的年轻人,这样的人跳起舞来,更能打动人心。”
特色二 闹猛
和“云门舞集”一样,“云门2”的舞者也受武术、太极刀等肢体训练。有意思的是,“云门舞集”的排练室多数时候是安静的,而“云门2”的排练室却总是闹哄哄的。郑宗龙说:“因为‘云门2’是一个年轻舞者、创作者相互沟通、创作的地方,我们不会给大家很多限制,一些奇怪的想法都可能成作品。我们在沟通中寻找创作灵感,会吵,但很快又会好。”
特色三 实验
“云门舞集”的表演特色趋向于东方美,古典诗意的肢体语言,以及极为简单的舞台服装。而“云门2”则更青春、更前卫、也更实验。这次带来的三个节目里,编舞家黄翊的《光》是运用科技表现童年回忆,他将探戈融入当代舞蹈中,不只有热情,更带有情感的温暖。舞蹈从一道光开始,在15分钟串接的双人舞里,精准地挤进由7种不同色彩组合成的80几个灯光变化。如电影蒙太奇的节奏所构成 的魔幻空间,流畅且令人惊艳。
郑宗龙的作品《一个蓝色地方》,灵感来自于某个思绪纷乱的夜晚,在天将亮未亮之际所见的那一片迷蒙的蓝,六名穿着优雅黑长裙的女舞者,在绵延而坚毅的琴声中时而癫狂、时而冷静,如无声的独白。这些不算美丽且带点诡异的动作,透过群舞富节奏性的脚步声、与长裙划破空间的线条,组合出意外忧郁而不安的美感。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