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 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6年02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下一波
董纯蕾
  董纯蕾

  引力波的大新闻公布于世第六天,请允许我再多啰嗦几句。

  当大家为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团队鼓掌时,还有多少人记得两年前,也是早春时节,也是美国科学家,也是引力波,曾以为首度找到宇宙的“初啼”——原初引力波存在的直接证据。十个多月后,研究组承认那不过是空欢喜一场,他们寻获的信号,其实来自银河系内的尘埃而非古老的引力波。没有人因此嘲笑仍在寻找的天体物理学家们。

  容错是引力波的百年寻踪故事中的“基调”,同其他很多基础研究一样。1969年,马里兰大学的物理学家约瑟夫·韦伯宣称用自制的谐振棒发现了引力波,尽管这一实验结果始终无法重复,但“韦伯棒”给了同行诸多启发。

  如今获得里程碑式发现的LIGO,当年仅仅是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雷纳·韦斯的一项课堂练习。就连爱因斯坦当年也曾以为自己在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引力波实在太微弱,没有人能够将其测量。然而,韦斯最终发明了干涉引力波探测器,并联合其他科学家创立了LIGO项目。寻寻觅觅一百年,还有很多科学家的名字值得铭记,但最非凡的是,这条看似不着边际、与日常生活毫无瓜葛的基础研究之路,始终未曾被放弃。

  麻省理工学院校长在引力波大新闻发布的当天,写了一封致全校师生的信,诚如信中所言:“我们有时会以实用的附带产品来检验基础科学投资是否物有所值。但我们今天庆祝的发现体现了基础科学的悖论:它是辛苦的、严谨的和缓慢的,又是震撼性的、革命性的和催化性的。”校长说,“这个故事中的重要角色也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管理者,他们系统评估了这一项目的意义,决定予以大量投资。”

  其实,这个故事还包括你我。引力波大新闻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加州理工学院教授、LIGO的另一个联合创始人基恩·索普,他更出名的身份是电影《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因为有了像他这样的跨界传播高手,毫无知识背景的我们,才会把引力波、黑洞、时间旅行纳入谈资。基础研究与公众兴趣,如此天作之合,下一波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 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阅读/连载
   第A23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摁下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快进键”
下一波
《西游记》之西游
抢了红包,要扔书包
“钱神”的两点论
新民晚报评论 随笔A05下一波 2016-02-16 2 2016年02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