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干部作报告时,常提到“边”和“底”这两个词,道是凡工作,就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否则,什么事都搞不好,得不到完美的结局。
有了这样的思索,汇报会让人感到成绩斐然,分析会让人感到头头是道,规划更会让人感到设想周密。
然而,什么事都不能只挂在嘴上,只写在纸上,真要办好,还得看实践。现实生活里,我们的“边”和“底”的状况怎样呢?各级干部都关心到了,操作到了吗?好的固然有,甩在一旁的也不少。
先看“边”。边者,边沿、边缘也。边边皮皮、角角落落,无妨大局,只关少数或个别人的事,在有些干部眼中是提不上议事日程的,就是办起来,也推三阻四,不能直截了当。近年来冒出的电梯问题就是一例。没装电梯的多层该不该装?由谁装?经常出毛病的电梯怎么才能修好?该谁管?媒体反映了多次,还是缺少好办法。还有更“边”者,譬如地铁里的电梯问题。在一号线的莲花路站等站台或许因为造得早,考虑不周,至今没有一部电梯。看到老弱病残孕和携带大件行李者步履维艰地在楼梯上作难,向谁反映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再看“底”。底者,最下部分也,极点也。它虽重要,却不明显,有时还被遮掩着。但是,你不能触碰它,不能违背它,破坏它。否则,它就会发威,给你颜色看。眼前的一例是寒潮中的水管爆裂。尽管在严冬来临前,上海市就各条各线动员了起来,但还是有不少家庭遇到了麻烦事,有的撑了好几天都没修好,弄得措手不及,狼狈不堪。不否认相关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温度低到什么程度水管就会爆裂,哪些路段容易爆裂,有关方面“知底”吗?领导不“知底”,下面干活的想方设法混过去,也就正常了。
要是辩证地看,“边”和“底”都是相对的。对全市的市政交通来说,电梯或许是边缘的事,但对地铁部门来说就不是小事了。至于某些天天遭罪的乘客,对他们来说已是巴不得立马解决的头等大事了。寒潮来了水管要爆这个“底”,一般市民可以不知,但水务部门、房管部门、气象部门,却绝对不可掉以轻心,市、区、街道的各级领导也负有监督之责。
有些同志工作之所以不“知底”,不“摸边”,说白了还是一个责任感的问题。我们的干部制度有软肋,“只对上级负责”的观念影响了一些人的实实在在的认真态度和顶真精神。再加上分工不清,相互推诿,“边”和“底”的问题正是好材料。上级喜欢听好的,好话就创作了不少,至于是否做到,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但愿今后“边”和“底”的诸类问题都提到日程上来,逐渐受到重视,不断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