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看见有人将一些问答的视频流传开来,捧腹的有,尴尬的有,意味无穷的也有。临近春节时,就有一段记者街头采访清洁工的视频广为传播。记者问清洁工:您对燃放烟花爆竹怎么看?答曰:怎么看?站在这里朝天看呗!这样的问答还反复了两次,令人回味,也让人捧腹。
一座城市的湖上,一只狗落入冰窟窿里,众人忙打电话求救,回答是:我们只救人,不救狗!最后还是一位记者下去将狗救了上来,狗的那副感恩的模样令人动容。网友们就质疑:人有难时,专业救援队伍里总少不了狗的身影,人落水、狗跳下去营救的故事每年都不绝于耳,为什么狗有难,回答就如此冷冰冰的呢?
问答是人之一生最基本的会话,从早到晚,只要有其他人在场,大概都是免不了的,即便人不在场,电话、短信、微信,也还是少不了一问一答。可能正因为问答属于日常化,所以不假思索是问答的主流,什么都沉思半天才作答,这样的人不多,也难免让人跟着发急。
问答时最怕撞见轴人。什么是轴人呢,说话喜欢抬杠,比较重视在公共场合争夺话语权。这样的人,你说一句,他顶一句,还事事喜好为别人做点评,以表现出自己高出一筹,即使不顾常识也无所谓。
轴人的优势是,旁观的人还真以为他们的底蕴格外深厚,怎么什么都懂。其实,轴人的劣势更明显,他们说话都是一句对一句,也就是说,他下一句的反驳只针对你的上一句,至于前后是否自相矛盾可以姑且不论。当你的记忆力超强,轴人的弱项就会暴露,但这样也会伤了和气,轴人毕竟也是朋友,不外乎争强好胜、逞一时口舌之快罢了。我的经验是,逊让一步,一笑了之。
轴人再怎么轴,只要是私人间的事情,回答什么都无所谓。但是,公权力机关、公共服务机构,与外界的问答就不能还是按照老套路,或者不假思索,“不知道”“我是新来的”“这不归我管”“保密”。这样的回答一旦暴露于网上,后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