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像候鸟一样飞》一书的宣传,这一年走遍了东南西北十几个城市,还越过海峡飞到了台湾,真的应和了书名,飞来飞去。
还从来没有在南京过过年,想体验一下传说中很冷的滋味。可是,一月底寒流真的来了,而且来势汹汹,零下十几摄氏度的疯狂把我留在了常州。一留就留到了春节后,在春寒料峭中的情人节才到南京。
过年期间我的电话恐惧症又发作了,不愿意面对亲戚朋友的邀约,只想一个人静静呆着,听着风声看着白雪想想事。在连续几年呆在泰国过冬之后我终于度过了一个像模像样的白色的冬天。
我想了来路,走过的城市,做的事情。也想了去路,未来想进行的工作,想合作的人。还有结束一些不尴不尬多余的纠缠,删掉一些看了不愉快的短信息、微信微博私信。新的一年我愿意让自己轻装上阵。
情人节那天,在我的老根据地青岛路上的半坡村咖啡馆,照例又是约了一些朋友,然后在那里遇见另外一些朋友。在一起热闹地吃饭喝酒度过了节后回到南京的第一个下午。
一个做导演的朋友开始给我们上课,关于小鲜肉和他们无法抵挡的市场。他说现在只有写男男的小说和电影电视剧才有大量疯狂的女粉丝追捧,然后又会影响女粉丝旁边的男性追求者,而他们的男性追求者各个年龄段都有,这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链条,一方面说明女性占主动权的时代来临了,她们开始主动强势地检阅男色。另一方面说明什么呢?现在二十岁左右的九零后是消费的主力军,他们背后支撑他们的是父母,而再过十年他们更是厉害,他们的目光和兴趣将占领各种市场和江湖,不了解他们的心态和动态,就挣不到他们的钱,打入不了他们的世界。
对于一个不爱看网剧,坚持喜欢阅读纸质书,也不愿意写男男小说,只愿意坚持自己内心的纯文学的七零后的我来说,面对他说的那个江湖和市场感到了落伍和隔膜,从内心来说我愿意寂寞待在边缘观看他们各种激情满怀,并不羡慕他们如今的强大的捞金能力,尽管我们青春的时候没有处在这样大好的开放搞活年头,但是我们有比他们安静的心,心里还有一点爱的动力和信仰。所有获得都要付出代价。今天所有的老人都曾经年轻过,一代一代更替而已。
太阳底下没有新事,只不过玩的方式方法有了一点点改变。
就让我如此安静矫情地依然愿意做一个边缘的写作人。
今年我会写一本关于北京的书。写作计划完成之后还会去很多地方旅行,像一只鸟在一个地方呆厌了换一个地方吃吃东西,看看风景和人。如此而已。一年开始还是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