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国短期执教归来的进才实验中学年轻数学教师林徐劢说,英国的学生给她感觉非常好,他们纪律好,很有礼仪,和BBC中的情形完全不一样。英国学生的形象思维很强,比如,做分数题目,我们一般会直接写一个式子,英国学生则是画一个披萨饼,分成4份,取1份,即四分之一,他们的形象思维根深蒂固。再比如合并同类项,但英国的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是同类项,他们的理解是:两个苹果加一个苹果,就是三个苹果,他们通过形象的思维来理解数学中的抽象概念。
中国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课堂上,中国孩子可以持续长时间聆听学习,但是,英国孩子明显耐心不足。”在昨天举行的上海惠灵顿公学首届“惠灵谈”研讨会上,英国惠灵顿公学校长朱利安·托马斯说,不少英国名校校长的普遍感受就是,中国学生和家长的学习动力比同龄的英国孩子和家长高很多。
近年来,随着国际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上海家庭希望能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双语教育,或者送到国外求学。上海惠灵顿国际学校校长麦·杰德认为,中英教育孰优孰劣很难评定,双方各有所长,唯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而培养孩子独立学习并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维,才能令学生终身受益。
本报记者 马丹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