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外导演畅谈追梦“中国好莱坞”
~~~——中外导演畅谈追梦“中国好莱坞”
~~~——中外导演畅谈追梦“中国好莱坞”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无国界大片”
——中外导演畅谈追梦“中国好莱坞”
鲁明
  如今,中外合拍片越来越受到重视,奥斯卡获奖影片《荒野猎人》就有中国资本介入,票房比例也达到了三七分;而博纳影业投资福克斯六部大片、万达收购AMC等现象,则标志着中国资本对好莱坞的追逐。因此,在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无国界大片”俨然成为热门话题。博纳影业总裁于冬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大胆预测,未来大的合拍电影一定是在中国投资人主导下的国际制作,好莱坞年轻导演及亚洲导演都会投奔中国市场。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美国队长》系列的导演罗素兄弟、《蜘蛛侠》系列的导演山姆·雷米等多位好莱坞大咖陆续现身,他们或与中国电影人达成合作,或成立制片公司,都表达出了想来中国拍电影的愿望。在他们看来,好莱坞应该尽量融入中国电影业。“跟其他国家比起来,跟中国合拍一部电影最主要的不同在于——这里的市场更加有利可图。”《断背山》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的话,道出了中国对于好莱坞的最大吸引。

  有了钱、有了人、有了技术,是不是就能拍出成功的电影?国际制片人李少伟说,他曾经要做一个中国人在外国的剧本,找了知名美国编剧来写,却令人很失望,因为他们写不好中国人的故事,后来找了一个中国编剧,“这让我发现,必须要找两方面的编剧来做,可以满足两国观众需求。”李少伟还透露了当年《卧虎藏龙》的轶事,“中国编剧是王蕙玲和蔡国荣,美国编剧是詹姆斯·沙姆斯,双方对剧本的观点不一样,一直吵架,李安就在中间做判断,最后那一稿是找了钟阿城来修改,钟阿城没有署名,润色了对白,让剧本最终变得很好。” 

  在“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上,英国制片人伊恩·史密斯称好莱坞是一个品牌,并不是实体。他认为,中国目前正处于一个非常独特的位置上,完全可以建立一个中国式“好莱坞”,但若想成为另一个“好莱坞”,本国电影的全球化是必经之路。

  曾与李安合作过《卧虎藏龙》等作品的美国制片人詹姆斯·沙姆斯认为中国电影人不是不成熟,只是讲故事的手法和好莱坞不同,他认为世界电影观众反而应该多了解中国电影语言,而方淦的观点是短期内不必一味迎合文化差异,“《老炮儿》《美人鱼》外国观众根本看不懂,但它们在中国又很卖座。现在需要关心的是独立创意电影怎么办?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其找到一个生存之地?”

  驻京记者 鲁明  

  (本报北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目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家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新民楼市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0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美食物语
   第B12版:美食大观·广告/好吃周刊
如此第一,让人尴尬
央视票房“捉妖记”
聚焦“无国界大片”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8聚焦“无国界大片” 2016-04-21 2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