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网友们怎么看呢?本报为此推出民调,截至今日10时,共有3306位网友通过新民晚报APP、新民网、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等平台参与了关于此事件的“调查”。
本次调查中,有逾六成(66%)的网友表示“不该涨,国际油价下调时没跌”。网友“肚脐儿非痛”质疑道:“跌的时候暂停调价,涨的时候就往上调?能不能把一碗水端平?”网友“Konata_JK”也表示:“生活成本不只是不开车的问题。(会通过)蔬菜水果衣服什么的传送到你家。”网友“吟风草堂”则认为:“去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达2.79亿,此次涨价平均每辆车每次加油多花6元,只要全国每辆车加一次油就是20多亿人民币,别小看了涨价1毛钱背后的巨大利益,可怕呀!”
同时,有逾一成(14%)的网友认为“油价涨跌制度应更市场化”。网友“金山脚A00”调侃道:“太好了,油价终于上涨了,作为一名有车一族,此种心态有些费解。但油价终于又由市场决定了。”网友“彭子健童學”也留言:“终于有了一毛三的降价空间,可喜可贺。”网友“西西free”则分析:“知道为什么国内油价不能跟国际市场低价接轨么?人员冗杂,采油成本高昂,里面有多少猫腻也只有自己知道。”
但也有逾一成(13%)的网友表示“支持,这样更环保”。网友“平江路的王老板”留言:“涨得好!”网友“不欺自心32”也留言:“如果原油下跌而成品油不降价是为了促进老百姓环保,我赞成。”网友“元気污女”则建议:“少开车我们少出门。”
此外,还有7%的网友认为“别管了,先加满油压压惊”。网友“ZhouLinLin”留言:“早说啊,今天就去加满了,好在六块也是钱啊!”网友“我的错伊钢”也留言:“除了接受还是接受,他们说亏就亏呗。”
从本次调查看,大部分网友对成品油价本轮上涨感到不解,并期望油价涨跌制度更市场化些。中国社会已经全面进入汽车时代,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6年3月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已多达3.35亿人,油价涨跌与这一庞大人口的直接利益息息相关,而现有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一个部门通知就可轻易改动,很难形成合理预期,容易带来较大的情绪波动。为提高成品油价形成机制的公信力,相关制度应早日升格为法律,通过立法过程的充分协商,形成更大的社会共识,也更快保障成品油垄断利润转化为环保治理资金,而不是变成垄断油企的“业绩”。
新民网记者 沈小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