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文体新闻/文娱
     
本版列表新闻
新作《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屡屡获奖~~~
新作《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屡屡获奖~~~
     
2016年04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作《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屡屡获奖
殷健灵:捧着心在写作
赵冰操 夏琦
■ 《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封面
  4月23日,“2015中国好书”盛典活动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亮相荧屏,本报首席编辑殷健灵新作《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继入选“2015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之后,又名列“2015中国好书”的榜单。当晚,殷健灵的微博转发了获奖通知,并以四个字“谢谢你们”作为回应。

  探索成长中的心灵

  2013年,她在写第一本书信体散文集《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信》时,“并没有希望它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没想到,这本书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许多中小学校将它列入课外必读书,殷健灵也被媒体冠以“心灵知己”和“成长摆渡人”的名号。现在,她又完成了第二部《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将目光投向青春期更具普遍性的问题。

  殷健灵偏爱成长题材,擅长以精微之笔探寻少年人隐秘曲折的心理世界,从幼童到青春少年都是她书写的对象,她所有作品中都隐藏着同一个内核:成长中的心灵。

  殷健灵抓住了青春期特别突出的心理需求,以古老的书信体方式,像传递“小纸条”一样,与她的小读者们交换着私密的、信任的、亲近的倾诉。

  在作品中代入自己

  殷健灵从不否认将自己代入作品——从自我成长经验出发,作为“曾经的女孩”来讲述,这是她从写作之初就显现出来的优长。无论是“伊莲”还是“J”,都有着她自己的成长印记。

  2012年的春天,殷健灵去贵州山区看望一位从未谋面的读者。这位读者从初中起就很喜欢她的书,长大后留在一座大山里当特岗老师。学校在一个悬崖下,只有两个老师,混班教学三四十个学生。这次探访使殷健灵得到了洗礼和升华,回来后就有了《甜心小米》后面的系列,该系列出版至今已热销百万册。

  将自己有过的挣扎,经历的碰撞写成书,她将之称为“捧着心在写作”。

  洞彻世事保有纯真

  儿童文学相比一般文学有着特别的要求:它反映一切主题,却以清浅笔法;即便写苦难,依然可以泪中带笑。这样一种近乎哲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的却是精辟浅白的道理,晶莹剔透的童真,以及不落俗套的故事。而书写这些故事的人,必定看透了人生的真相,却依然表达着对世界的喜欢,殷健灵说。

  “面对复杂,心怀欢喜;洞彻世事,保有纯真。”殷健灵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好儿童文学。她喜欢罗尔德达尔的笑中含泪的《女巫》,喜欢米切尔·恩德的哲思,喜欢美国当代童书作家凯特·迪卡米洛的天才的想象力和对人生的洞悉。

  在她心里,这些人是优秀的儿童作家,而对于读者而言,她也属于这有着“特殊质地”的其中一个。

  实习生 赵冰操 本报记者 夏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生态长江纪实特别报道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评论/随笔
   第A08版:民生速递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上海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互动
   第A17版:中国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家装之窗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公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版面名称/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新民法谭
   第B09版:大虹桥专刊
   第B10版:大虹桥
   第B11版:大虹桥
   第B12版:大虹桥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潮事
   第C04版:摩登
“死的时候有本垫棺作枕的书”
殷健灵:捧着心在写作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文娱A21殷健灵:捧着心在写作 2016-04-29 2 2016年04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