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带着你的嘱托/我只身飞向了南国/尽管春色温柔/孤寂却在我思念的河床掠过/风追着心的步伐/蘸上泪水磨成的墨/向着远方的星空/吟唱你一听就醉的那首歌……”这是22年前我在广东写给妻子第一封家书的开头。要说我平生写过的情书,也就是与妻两地书中即兴写就的情诗。
1994年3月,我受单位派遣赴广东顺德工作。第一次出远门开始很兴奋,然而没几天离别亲人的愁绪油然而生。曾对小说、影视剧里主人公那刻骨铭心的离忧别愁以及重逢时的欢愉、激动、兴奋之场面描写不屑一顾!认为那只是作家、编导的丰富想象,抑或是为情节需要而刻意安排的。然而自己离开亲人却真实体会到了别离的难熬滋味,尤其是夜深人静的时刻,想起千里之外的妻子带着2岁的女儿还有年近古稀的老父亲,她单薄的身子能撑起这个家吗?于是起身铺纸伏案,饱蘸浓浓春意和款款深情,让思绪和情愫在笔间倾泻,流向远方亲人的心里!
出于舞文弄墨的本能,在信的开头便写下了以上的情诗……
在顺德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因单位离镇上较远,除星期天去邮局打个长途电话外,和妻子联络的方式大多是靠鸿雁传书。当时从信投出到妻子收到,大约近一周时间,待我收到她的回信也就半个月过去了。尽管时间漫长,但只要收到妻子的信,那喜悦之情便是我领略了杜甫《春望》诗中“家书抵万金”之意境!文化不高的妻子除了称呼那行写上“亲爱的平”之外,再没有什么暧昧的词语,有时甚至句中还有错别字,但看到家书就犹如看到父亲佝偻的背影、女儿活泼可爱的模样和妻子纯朴贤惠的身影,他们如在我身旁,正与我侃侃而叙共享天伦之乐!
春节探亲来临之日,便是我可以回家和妻儿团聚之时。临行前的20天我便写信把消息告知妻子。
“我伫立在顺德大桥边/用一双欲穿的眼/想象你忙碌的身影/何时与我来一场不会隔空的相见/等待在梅花暗香浮动的季节/再次执手浦江意缠绵/此刻/我呢喃着一首你喜欢的诗篇/里面藏了几许不可言传的缱绻……”信开头的这些诗句,是我急切回家的心声,是我与妻子分别一年后的思念,更是我独处异地归心似箭心情的真实写照!
其实,离别之愁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中,每个人都会经历。它不亚于失却某个重要良机甚至生命危在旦夕时的消沉、恐惧,只不过每个人对此的感受程度不同而已。当探完亲重又回到孤身独居的他乡时,思念亲人、眷恋妻子的心情又浸淫于周身!“相聚的日子/思念/在两张嘴唇的温馨中熔化/分别的日子/思念/在传情信笺的增厚中升华/梦里的日子/思念/在海市蜃楼的幻境中加压/重逢的日子/思念/在两心相交的蜜意中爆炸……”
家书不用千言万语,而情书更需情自由衷!去年9月和老伴整理书橱,那一摞家书又落在眼前,看着泛黄信封上那熟悉的字迹和曾经的地址,真是感慨万千!
时值中秋,我俩找出当年中秋节我写的信,一同吟诵了里面的一首诗:“你赠我的莲蓉月饼很沉甸/这饼是圆而不是句点/打开尘封的皮和馅/似你淡淡的肌香与微笑的甜/沏一杯茶斟一杯酒/品尝这化不开的缠绵/待喝干了酒饮完了茶/月亮已缺/情绪已扁/朦胧中/清晖不见倩影不见/原来哟/月亮和你/都挂在了我心间……”
十日谈
情书
明日请看一篇《致命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