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成名于纽约珠宝设计界,石大宇最终选择回归本土原创设计。从用现代设计语言再造尼西黑陶,到如今用竹打造不同造型的椅子,多年来,石大宇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原创设计。
新民晚报:您对竹子等材质情有独钟,是因为它们特别能代表东方人的审美诉求吗?
石大宇:本土设计师的责任就是从淳朴、谦逊、感性、不忤逆大自然的传统工艺汲取有价值、有启发性的灵感,应用环保节能的材料,寻找对应环保的制作工法。西方工业设计只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却已经直接、间接地对地球生态造成前所未有的污染与破坏。中国传统工艺从农业社会发展而来,它的历史比工业设计长得多。竹子就是经历漫长时间考验的典型东方环保材料。
新民晚报:您在海外珠宝设计界工作多年,为什么转而投身到家居产品设计?
石大宇:珠宝和现在的产品设计,只是呈现的方式、工法和材质有别而已。但由于珠宝客户群体的特殊性,这种工作环境让我感到虚幻和不真实。1996年,我和太太一起创立设计品牌“清庭”。在推广原创设计这些年,我们发现国内有很多不亚于西方的传统艺术创作,但设计师所有的努力都以西方认可为依归,无法超越西方。要做出让国内外都认可好设计,应回归自身文化,发展根植于中华文化思维的设计观。
新民晚报:从山寨西方设计,到如今东方美学逐渐兴起,您如何看待国内设计界这几年来发生的变化?
石大宇:五年前大家讨论的都是山寨问题,后来讨论文人家居,现在讨论东方美学,国人开始有了文化自信,开始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事情才是对得起自己。这种变化非常棒。艺术设计追求的是什么?就是真、善、美。
新民晚报:基于东方美学的标准,什么是好设计?
石大宇:最上乘的设计是以独一无二的美感遮掩最健全的功能。这种美需要通过极具天赋、技艺精湛的工艺家的细心雕琢来传达,不仅制造视觉的美感和精妙的使用体验,更能引发使用者的心灵共鸣。
新民晚报:多年来,中国设计师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位置。有别于西方设计师,中国设计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石大宇:中国设计师的位置,应该介于工匠和文人之间。说文人角色,是因为设计必须根植本土文化。而提工匠的称谓,是因为国内的设计师与工匠数量极不均衡,前者太多,后者却在消失。如果没有工匠,好设计最终还是无法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