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今年70有余,圆圆的眼睛,胖胖的身体,精神头儿是我们全家最棒的。早上一睁眼,一小时乒乓球只能算是热热身,吃了早饭,还有半小时游泳在后面排着队呢,用她的话说,这只是做家务前的“准备活动”。上周末,一时兴起,陪了她半天,感觉她的生活简直就是铁人三项的节奏。陪她在游泳池游完泳,我已是腰酸背痛,抬不起胳膊了,我忧心忡忡地问她:“妈,您每天这么折腾,身体行吗?别为张健身卡,把命搭上。”妈妈神秘地笑道:“嗨,这年月,你们年轻人奔命,我们老年人挣命呗。”
今天又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说是让我帮她在网上订张费玉清演唱会的票。我在网上查了一下,位置好些的要580元,普通的座位也要380元一张呢!
晚上打电话给妈妈,告诉她价码,其实骨子里或多或少有点儿想让老妈“投降”的味道。果不其然,妈妈听了这价儿也含糊了:“这么贵啊!嗨,其实前几年在人大会堂倒也看过的。”听了妈妈这自我劝慰的话,我的心不但没有轻松一点,反倒沉了起来。女儿看我在那里发呆,过来问我怎么了。我佯装没事儿,随口问她:“你说姥姥这么大岁数,花好几百看个演唱会有必要吗?”这样的问号与其说是抛给女儿的,倒不如说是想给自己的“不愿意买票”再找找依据。女儿沉默了片刻,之后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她狡猾地看着我:“妈,你是不是在考验我今后怎么对待你和我爸呀!”
女儿说者无意,我却听者有心。是啊!等到我们老的那天,若是还想过点自以为乐的精神生活,孩子们会不会认为那些都是些不着边际的妄想呢?抑或是他们的精力和财力只会投向有着无限未来的子女,而不再是我们这些在末路上残喘的老家伙呢?
现在想来,对于父母,这“孝顺”二字要做到位可没那么简单。把父母当成今后的自己,才会真正体会那种老人家的精神期盼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们的每一次示范,对我们的后代无疑都会留下深深的烙印。今天把买好的演出票送给妈妈,她老人家边小心翼翼地把那个装着演出票的大信封压在玻璃板下面边开心地说:“谢谢女儿啊!这么贵的票!”晚饭后,我看见妈妈两次从玻璃板下面把票拿出来端详,心里真是为自己曾经的犹豫感到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