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来时,满眼的无垠绿色,遍地的烂漫花朵,还有诱人的艾叶清香,那跳跃在舌尖上永不散去的艾叶米果香味,是可以放入嘴里咀嚼的春天的味道。
用艾叶做的米果,江西人叫艾米果,艾米果清香扑鼻,味道甚佳,口感滑嫩而不腻,软中兼韧,而且有清热解毒,杀菌止痒的功效。
当知青的那几年春天,我喜欢老表自家做的艾米果,喜欢它刚从田野采来的清香,喜欢它恰到好处的柔韧,喜欢它饺子似的形状,一口气准能“消灭”五六个。艾米果在其他季节吃不到,那是因为艾叶草不宜久放,只有春天新鲜的艾叶草做的艾米果才有春天的原汁原味。
每年的阳春三月,当艾叶长出嫩叶,各家都兴做艾叶米果,做艾米果,关键是采摘嫩艾草,春风里,村里的表嫂、客娘们挎着竹篮俚,拿着铲俚欢快地在田间地头采摘嫩艾草,收获了满篮俚嫩绿的艾草后,在清溪边精选除杂洗净,用个小碗将少量生石灰稀释(石灰水既可去除艾叶中的苦涩味,又可保持艾叶的鲜绿),将水烧开放入洗净的艾叶并倒入生石灰水煮约30分钟。待到用指甲可以轻松地掐断艾草茎并可以揉烂,即可将艾叶滤出将水倒掉。艾草不能煮太久,太久颜色不够鲜绿。然后用捞箕捞出挤干水,再与配好比例的糯米粉、吃米粉拌和一起揉。揉面需要韧劲,如没揉到工夫,面团蒸熟后会有梗梗节节,吃起来相当乏味。
我的房东表嫂是一个能干的妇女,善做米果,每次动起手来得心应手,她先将糯米粉、吃米粉(约3:1)盛在一个篾匾上,掺入焯好的艾叶(艾草和米粉约1:1),左按右揉,把篾匾压得“叭哒叭哒”地响,不多时,便揉成了粉绿色的面团。然后将面团揪成一个个小面团,在小面团里包上腊肉末子、酸菜和刚从山上挖的春笋、采的香菇等配料制作的馅,捏成饺子形,每个足有二两重,放入蒸笼烧大火蒸。水开了,蒸笼里就冒出热乎乎的蒸汽,浓郁的艾草清香溢满四周。不一会儿艾米果就熟了,蒸出来的艾米果,表面油光油光,色泽墨绿透黄,一股浓浓的春天味道扑鼻而来,个个软中兼韧,立而不倒,具有春天的朝气;吃起来,口感滑嫩而不腻,满是春天的味道。不像城市里的“青团”,只只靠塑料纸包着,打开后,个个又像“扶不起的刘阿斗”。
江西艾米果代代相传,如果您在春天去江西游玩,您准能尝到这充满春天味道的艾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