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让游客和遗址保持“适当距离”~~~
让游客和遗址保持“适当距离”~~~
让游客和遗址保持“适当距离”~~~
让游客和遗址保持“适当距离”~~~
让游客和遗址保持“适当距离”~~~
     
2016年05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游客和遗址保持“适当距离”
圆明园西洋楼铺上了木栈道
潘子璇
  本报北京今日电 (驻京见习记者 潘子璇)圆明园最著名的西洋楼遗址昨天“全新”亮相,遗址内铺设上木栈道,设置了防护围栏。据悉,这是圆明园对西洋楼遗址本体进行抢救性保护的试点工程。 

  适度隔离 更好保护

  每逢节假日,位于圆明园遗址公园西洋楼片区的标志性景观“大水法”都会迎来大量游客,游客行走在遗址的土路上,踩踏着散落的古旧砖石。经年累月,遗址中一些石块已被磨得发亮,失去原有棱角。

  现在,“大水法”、“观水法”周围已设置防护栏,大部分区域架起了木栈道,高度距离原土路约50厘米,防护栏和木栈道让游客和遗址保持“适当距离”。木栈道中间,还设置了一些镂空钢网,游客可透过钢网观赏。

  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王猛介绍,修栈道是常见的文物保护措施之一。“以前游人直接踩在遗址的石构件上,不利于文物保护。”此次西洋楼片区游线调整工程,面积涉及5769.8平方米,覆盖了6个遗址区,即谐奇趣遗址区、迷宫前遗址区、方外观-五竹亭遗址区、海晏堂遗址区、大水法遗址区、线法山-方河遗址区。“通过隔离围护设施、调整参观游线、出入口管理等措施,一定程度隔离了文物本体与游客的距离,不仅避免游客踩踏遗迹,而且也可以合理控制景区游客量。” 

  施工过程 小心翼翼

  修栈道使得地面的砖石遗址“不见天日”,会否破坏遗址景观?王猛解释说,木栈道铺设工程以保护遗址为第一原则。不管是叠石或夯土,这些地上遗存都是圆明园的宝贝。施工时严禁下挖遗址,为了防止支撑木栈道的立柱再次损坏石构件,施工时所用到的钢构件立柱基础下都垫了3厘米至6厘米厚的橡胶片。

  据介绍,施工人员在铺设时,有时会遇到石构件与木栈道线路“相撞”的情况,就需要先由公园工程科、文物科、考古科、监理以及施工单位现场办公,共同讨论制定方案,并统计石构件数量。然后把石构件编号、拍照留档,将石构件数量、现有位置、拟定移动位置做好统计表,上报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期间所有石构件上标记均使用滑石笔,严禁使用墨水笔,避免留下记号损坏石构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新民健康
   第A1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教育风采/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招生移民
   第B06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广告
北京警方今公布“雷洋事件”细节
“房姐”房贷断供遭起诉索赔
广州暴雨倾盆大水浸街 公交车内水流成河
刘永伟右肾存在但变形萎缩
圆明园西洋楼铺上了木栈道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1圆明园西洋楼铺上了木栈道 2016-05-11 2 2016年05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