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反拐技术闭环之外仍需开放思维
周东飞
  周东飞

  日前,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正式启动。未来从公安部到各省、市、县,全国5000多名打拐民警可在第一时间将失踪儿童信息发布到平台。同时,平台还可将信息通过新浪微博、高德地图等自动推送到儿童失踪区域范围内的手机用户。

  正如公安部相关负责人所介绍的,这一新平台是为适应“互联网+反拐”时代要求而建立的权威渠道。应该说,此前借助微博等互联网平台而进行的“网络反拐”一直在进行,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新平台的建立,实际上是在更高层面上形成了“互联网+反拐”的技术闭环。一方面,失踪儿童信息除了一般性发布之外,新增了指向事发地民众的精准推送。另一方面,平台为打拐民警建立了工作系统。

  不难发现,从信息的报送、审核到发布、推送,一个权威高效的模式已经呼之欲出。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的襄助之下,相信反拐事业会更上台阶,那些不幸的失踪儿童也会借着人性之光与科技之光更容易找到回家的路。正因为儿童失踪的切肤之痛让每一个人感同身受,所以在乐见反拐体系技术进步的同时,来自社会的期待与叮咛可能会更多。

  这个平台对于民众而言,发布和推送信息的一半是开放的,报送和审核信息的一半是封闭的。将报送信息的权限限定于经过认证的打拐民警,这是出于确保信息真实的考虑。从这个角度来看,失踪儿童家长和一般民众确实无须进入平台。但是,一些情形总是会在制度设计之外发生。比如说,走失儿童信息属于“也可发布”的范围。走失与失踪之间的界限有时候并不清晰,如果民警认为不必发布,那么心急如焚的家长是不是在这个封闭系统面前就毫无救济的渠道?

  媒体报道还披露,新平台建立的初衷与链家此前涉嫌“消费大众公益心”的行为颇有关联。此前,链家网宣称自己的全国门店将成为“失联儿童守护站”,一时引发争议。的确,在儿童丢失找警察还是找链家的问题上,似乎并无太多讨论的必要。然而,如果我们的视野放得更为开阔,仍然必须承认反拐乃是全社会共同的使命。一家企业的浮躁举动,并不能否定更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参与反拐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事实上,以反拐为名的谋利举动并不是太难甄别。反之,正当的反拐参与值得珍惜和鼓励。

  一个孩子在商场走散,是就地取材的“广播寻人”式应急机制管用,还是一定要走更为正规的渠道?至少,权威的反拐新平台应当为急切的家长和热心的社会留下参与其间的接口。在一些重大公共议题面前,纷攘乃至于凌乱都是可能出现的,技术路径可以封闭,思维仍须开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民生速递
   第A11版:互动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旅游资讯
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
“文革”已被彻底否定
反拐技术闭环之外仍需开放思维
德国人拒绝“分享”?
片尾彩蛋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反拐技术闭环之外仍需开放思维 2016-05-17 2 2016年05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