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上海市大学生结构设计赛是一项理工科大学生传统比赛,作为一项极具启发性、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旨在考验参赛者的综合素质。自2012年起,青少年光启创新基地主动与上海交通大学联系,申请组队参加每年一届的上海交通大学模型结构设计竞赛。
抱着参与和学习的态度,青少年光启创新基地的学生走进了令人神往的名牌大学,与结构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同场竞技,基地的学生不仅具备挑战的勇气,更付出加倍的努力。
参赛初期,基地学生无所适从,学校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都用不上,结构专业的知识又缺乏,即使产生灵感,但如何体现出来更是一个难题,学生们只能用课堂中习得的公式定义去尝试着计算出最佳结构。而对于学生来说,真正的挑战和困难在于动手制作,学生们秉承着一个优秀的结构模型必定是准确把握命题要求,并运用正确的力学理论知识进行精确制作的理念,克服困难,反复实验,力求做出令人满意的参赛作品。
交大结构设计赛每年一个不同的竞赛主题,难度逐年增加,更激发了每一届基地学生渴望参与、敢于挑战的热情。面对众多大学生强队,作为受邀参赛的光启创新基地学生抱着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应用能力,展现徐汇中学生风采的目的,每逢大赛学生们都全力以赴,作好充分的赛前准备。他们集思广益,多方搜集资料,不断积累经验,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将参赛准备工作分成几个模块,有的负责设计,有的负责计算,有的负责切割、粘结,最后合拢进行测试验证及优化模型,每位成员都在团队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和潜能。他们在这个给予创新者同等机会的平台上尽情展示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并把对结构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创新设计的想法完美展现!
五年来,基地学生在上海交通大学结构设计竞赛的实践中不断探索,累计共达300多名来自不同学校的高中生参与了此项创新实践活动。从最初一无所获,到获得大赛三等奖,直至2015年、2016年连续二年战胜大学生队获得两届冠军,打破了中学生队在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成绩的取得可能是赛事一瞬间的偶然,但这绝对是光启学子迎难而上,勇于创新良好品质的必然,这份荣誉来之不易,她见证了基地的师生一路走来,感受失败的苦涩,分享成功的喜悦,参加交大结构设计赛是一段难忘的回忆、一笔珍贵的财富。
中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它可以在不打乱中学生学习节奏和知识积累的过程中,通过对中学生现有知识结构的梳理和重组,使中学生在某一专业学科方面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和收获。基地的师生也有这样一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