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活动启动元年,通过推进《宝山区推进家庭创客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及实施年度工作计划,探索了“家庭创客空间与文化氛围”建设,命名了110个“家庭创客空间”(包括80个“家庭创客工作坊”及30个“家庭创娃玩具间”),构建了“家庭、校园(社区)和区少科站”三级创客空间区域生态体系,开通了“家庭创客”微信公众平台,建立了“驻站创客”等8项运作机制,承办了首届“上海创客新星大赛暨嘉年华活动”等活动,就交出了一张漂亮的答卷,并发现了一批“创客式”未来创新人才。宝山实验学校初二学生郭希与家庭创客电子实验工作坊,5岁时,小郭同学就对日光灯先闪后亮产生了兴趣。在优酷视频开设“与希郭工作室”,研制半导体快速制冷冰箱和DIY 大功率2.1声道功放机等作品,是邻居眼中的“小电工”,今年当选宝山科学院副院长。贾淳博家庭创客化学实验工作坊的小主人是行知中学高三学生,创建属于自己的化学实验室,在他眼里,那些分子和原子是有生命的个体可以与他对话。面对别人枯燥无趣的实验,他却感到非常有趣和痴迷,在2015年全国头脑奥林匹克化学决赛获银奖。他还是师生心中的小摄影师、计算机达人、小电器工程师等。
为了深入持久开展“家庭创客行动”,宝山少科站建立起一整套运作机制,其中包括:
——“家庭创客驻站”机制。吸引社会创客达人进驻区级创客空间,构建创客资源区域高地,集聚创客文化氛围,开展团队合作研发。
——“家庭创客沙龙”机制。每月一次专题化“家庭创客之夜”,交流创客经验,分享创客成果。
——“家庭创客培训”机制。区少科站创客空间周未为家庭创客提供免费培训,如:举办智能硬件Arduin创意机器人课程。又如三维设计与3D打印培训等。
——“家庭创客奖励”机制。以“积分”换奖品(器材、设备、培训等),鼓励广大家庭创建“家庭创客空间”,参与“家庭创客行动” ,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家校联动、校内外结合的激励新态势。
——“家庭创客评优”机制。在积分奖励基础上,开展年度“十佳”家庭创客评选活动,鼓励大众家庭参与创客行动。
——“家庭创客宣讲”机制。讲师团深入学校家长会宣讲“家庭创客行动”。
——“家庭创客资源开发”机制。与校外科技教育,与STEM+教育相结合,建设家庭创客资源体系,如:建立开源智能硬软件开发平台,及三维设计与3D打印自造平台等。资源形式有在线教程、视频微课和活动手册等。
——“家庭创客师资培养”机制。包括创客式教师队伍、社会创客志愿者团队和家庭创客行动联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