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出门路过小区的垃圾池,环卫工人正在辛苦地做清运工作。看着堆积成山的各类垃圾,闻到阵阵恶臭,我不禁想起了英国人对待垃圾的用心。在英国,每个家庭都要写“垃圾日记”,这听起来或许怪异,若非亲眼所见,我也以为是笑谈呢。
前段时间,我被外派到英国公司学习,其间受邀去英方同事家做客。在同事家,我发现他家的院子、客厅、厨房、书房等每处都摆放着大小一样但颜色不同的桶。好奇地走近发现桶身有字样,原来都是垃圾桶,桶身标注着各种类别。比如放在院子里的写着“花园垃圾”,书房的写着“废纸杂志”……其中,最吸引我的要数厨房了,竟有四五个之多,垃圾桶一字排开,分别写着“厨余垃圾”、“过期食品”、“塑料制品”、“玻璃品”。同事见我对此饶有兴趣,笑着解释道:“这是我家平常会产生的一些垃圾,分类还不全,有些暂时没有的,就没有放桶。”“这么多,还不全?”我瞪大眼睛,惊讶道。同事说起了英国政府对待垃圾的处理办法。
原来,英国虽鲜有乱扔垃圾者,但政府的清洁费用是相当惊人的,地方政府有三分之一的税收都花费在垃圾处理上面,这相当于每位纳税人为此每年要多支出80英镑(1英镑约合人民币10元)。为了节省这一开支,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政府提出了要求家庭写“垃圾日记”,以保证其正确分类,减少清理的工作量。
说话间,同事去书房拿了一个本子递给我,封面有字,我半信半疑地读了出来:“垃圾日记?”同事认真地点了点头,说:“是啊,这本子和垃圾桶都是政府提供的,我们每天都要详细地记录所扔的垃圾种类、重量、频率等这些信息,环卫处会不定时派人上门检查,根据日记的内容对垃圾桶进行核对。要是漏记了,会被定为不合格,不仅垃圾桶的大小要减半,还要被罚款……”
“可喜的是,垃圾日记制度执行以来,当地近十万个参与的家庭中,没有一家因为日记不合格而被罚使用小桶。而且据报道,每年垃圾清运的费用还减少了300万英镑呢,这样环境美了,我们要缴的税也少了些。”同事藏不住喜悦,自豪地补充道。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抓起,类似的口号总不绝于耳。但再多的呼吁也抵不上一个具体可行的抓手。我不想用太多的言语来夸赞英国人有多么环保,但可以肯定的是,把垃圾归类、并写“垃圾日记”的举措,无疑将环保落到了实处,值得借鉴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