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今年上海的中考语文作文题是《没想到,真没想到》,江苏南京的作文题是《让我想一想》,浙江台州的题目则是《别急,多想想》。昨天下午,一则令人发噱的段子悄然流传开来:有考生走出考场,老师立即上前关切地询问:“作文题是什么?难吗?”学生回答:“让我想一想。”老师安慰说:“别急,多想想。”学生一拍脑袋说:“对!题目就是《让我想一想》。”老师这才恍然大悟:“没想到,真没想到。”
对于三地颇为相似的作文题,有业内人士表示,按常识且按中考的命题流程及保密原则,绝对不可能三省市的命题教师“私下”商量过,题目相近纯粹是一种巧合罢了。但仔细审题,三个题目的写作重点还是各有千秋的。吴淞二中语文教师陈洁霓说,上海的题目突出“真”字,文中不妨多写些生活中突如其来的小惊喜;南京的题目突出“我”字,要写出“我”在思考、在选择;台州的题目突出“别急”二字,要写出面对问题和困难时的冷静思考。综观三地“相像”的作文,一个“想”字,用意是让今年走进考场的00后们今后在挑战人生挫折时能多一份沉着与冷静。
而在宜川中学校长高洁看来,初中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以叙事写人为主,但昨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沪苏浙三地中考作文题,不约而同地触发学生要去“想”,这也可以看作是与当下对青少年培养的目标相一致的,即要突显培养会观察、会思考、会探究的人。无论是“真的没想到”还是“让我想一想”,抑或“别急,多想想”,考查的都是一种思想的判断,而且这个思想还是需要由表及里、考虑前因后果的,是上升到思辨层级的思想。正是从这一点来说,三个中考作文题其实已经有意识地向高中作文教学目标靠拢,殊途同归都是在导向对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新要求。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