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景视微言
~~~——景视微言
~~~——景视微言
~~~——景视微言
~~~——景视微言
~~~——景视微言
~~~——景视微言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顾绣画鱼
——景视微言
任向阳
  任向阳

  在松江顾绣研究所参观,阿弟了解了顾绣为什么会有“画绣”的美誉。看过多幅以宋元名画为摹本的绣品,他几乎分不清陈列的是画作还是绣件。在一幅浅豆沙底色的扇面前,一股不喧亦流的水的波动之韵和清淡高雅的往古之意在默然会合——这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钱月芳精心绣制的《群鱼戏藻》,作品获得2011年中国刺绣艺术精品展金奖。

  《群鱼戏藻》是故宫旧藏的宋人名画,作者刘宷以善画鱼而“颇得士人推誉”,《宣和画谱》说他“深得戏广浮深,相忘于江湖之意”,因此,笔下之鱼不像别人那样细视之如出水之鳞,而是具有“涵泳自然之态”的水中活鱼。钱月芳仿没骨画法绣制的作品,充分发挥了顾绣以针代笔、以线代墨、亦绣亦绘的艺术特点,以针锋特技来表现原作墨染一样的水墨效果。画面上,游鱼三大两小,在荇藻间欢快自如地扬鳍甩尾、戏藻吞水,鱼的游动和荇藻的灵动还有水的韵动,绣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右侧这条弓尾回转的鱼,其翘嘴的白水鱼特征和眼珠微凸的鱼之乐态十分逼真。那斜斜的、顶着水之压力飘逸的水草,也充盈着张力和上浮之力。而作为主体的鱼,那浑圆、流畅的线条,似乎不是绣出来,也不是画出来的,似乎是鱼留在这扇面上的摄影。

  难怪董其昌要用“巧极天工”来称赞松江顾绣了。画作本来是水墨绘就,而才高艺精的绣娘竟然用纤细的针来作笔,用极细的丝线来作画。千千针万万线,用针而不露针,施线而不亮线,用极细微极缜密的丝丝缕缕绣出了层次丰富的鱼欢水乐、草舞荇舒的境界。

  阿弟被深深地折服。宋画的水墨韵味竟然可以用针线表现出来,这虽有摹本在先,然而这也是一种创造——因为绣娘要有画家的修养与境界,还要有自家的判断与把控,特别是要有能够用不一样的材质和手法去锲而不舍地达成同一样的艺术效果的能力和水平。看来创新与传承并不矛盾,在模仿的基础上善于加入新的要素,形成新的特色,这也许就是别样的创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2016法国欧锦赛安吉物流特约刊登
   第A17版:2016法国欧锦赛安吉物流特约刊登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复/康健园
   第B11版:康健园/保健
   第B12版:互动/新民健康
红灯前,请止步
影像时代
顾绣画鱼
微信朋友圈里的微妙
丹麦喜逢球迷互动
大吉
“温”情脉脉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顾绣画鱼 2016-06-27 2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