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态势
1914年一战爆发前,身为协约国的俄国在黑海部署了一支庞大的舰队,但主战舰艇只有四艘性能落伍的老式战列舰,它们分别装备两门双联装305毫米主炮,其中两艘还有总共8门203毫米二级主炮,就当时而言,拥有这等武备的战列舰被称为“前无畏舰”,比最先进的无畏型战列舰(简称“无畏舰”,特征是只装备单一型号的大口径主炮,以高功率蒸汽轮机作为动力)落后得多。本来,俄国打算为黑海舰队建造一级正宗的无畏舰,首舰“玛丽亚皇后”号于1911年开工,但当大战爆发时,却一艘也没能服役。
虽然俄国在黑海的舰队不算强大,但比起在这个战略方向上的对手——加入同盟国阵营的土耳其却具有明显优势,该国由于财政破产,自19世纪末以后就很少添购新舰,连水兵训练都被迫放到岸上进行。可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1914年夏,与土耳其结盟的德国将“戈本”号战列巡洋舰和“布雷斯劳”号巡洋舰送给土海军。“戈本”号是1912年才服役的新型战列巡洋舰,航速25节以上,远超俄国黑海舰队前无畏舰的16节航速。“戈本”号的主炮射程高达21.7千米,也在俄国前无畏舰主炮射程(只有15.5千米)之上。不夸张地说,面对“戈本”号,俄国前无畏舰处于“打也打不到、跑也跑不过”的窘境。因此,从1914年到1915年的较长时间里,由德国军人驾驶的“戈本”号以及“布雷斯劳”号战舰发挥自身机动灵活的优势,对黑海沿岸的俄国军事要塞展开袭击,令俄国人苦不堪言。
不过,德土海军的“幸福时光”没能持续太久。随着俄国自主建造的三艘玛丽亚皇后级无畏舰于1915年7月陆续服役,黑海战局再次发生改观,该级舰装备12门305毫米长身管主炮,其21节的最大航速仍低于德国军舰,但速度差距已经大大缩小,这意味着奉行袭击战术的德舰不再那么容易溜掉。
战斗经过
1916年3至4月间,俄军对黑海南岸的土耳其重镇特拉布宗发起进攻,土耳其紧急从海路提供增援,“戈本”号和“布雷斯劳”号军舰必须全程护航,并在每次出航中间完成制海、对岸炮轰等其他任务。
4月3日,“布雷斯劳”号巡洋舰护送土军上岸后,德籍舰长克诺尔决定继续东进,为正在外高加索地区抵御俄军的土军提供支援。在后续的战斗中,“布雷斯劳”号颇有斩获,先是击沉落单的俄国海军T-233号扫雷舰,接着又在俄国港口图阿普谢击沉一艘运粮帆船。一切似乎都进行得很顺利,克诺尔舰长开始有些飘飘然了。
4月4日清晨,正在俄土交界水域巡航的“布雷斯劳”号突然发现一队冒着黑烟的俄国舰艇编队,打头的是新锐的“玛丽娅皇后”号无畏舰。明知自己不是对手,克诺尔赶紧命令“布雷斯劳”号掉头西逃,由于该舰航速可达27节,加之舵机操作很灵活,它顺利地与俄舰编队拉开距离。在之后的追逐战中,“布雷斯劳”号刻意保持在距土耳其海岸不远的水域航行,俄舰因害怕遭到隐蔽的土耳其炮台攻击,因此追击时总有些缩手缩脚。眼见自己与俄舰之间的距离拉开到20千米左右,克诺尔舰长认为自己已经安全了,估计俄国人追不上自己,在忘乎所以的情形下,他居然命令信号兵在桅杆上挂出一串带有侮辱性的旗语——“俄国佬,亲我的屁股吧”。
对“布雷斯劳”号全体官兵来说,舰长这一“画蛇添足”之举惹来“大祸”。被这串信号激怒的俄国水兵立即操纵“玛丽娅皇后”号无畏舰上崭新的305毫米主炮,从20千米之外发出怒吼。俄舰只用了三次齐射,便对“布雷斯劳”号形成“跨射”(即炮弹散落区域覆盖敌舰,敌舰被笼罩在己方火力范围内),之后的15分钟内,“布雷斯劳”号始终被俄军炮弹激起的水柱包围着,炮弹随时可能撕破其薄薄的装甲板。然而“布雷斯劳”号命不该绝,居然未被击中一弹,最终凭借高航速和机动性逃脱了“玛丽亚皇后”号的炮击。
有道是“冤家路窄”,刚刚过去3个月,“布雷斯劳”号和“玛丽亚皇后”号又撞到一起。7月21日,“布雷斯劳”号准备前往俄国港口新罗西斯克布雷,而俄国海军通过截获的土军电报掌握这一动向。此时正逢俄军黑海舰队新司令高尔察克上任不久,接到警报以后,这位富有攻击精神的将领登上“玛丽亚皇后”号,以该舰为旗舰,亲率巡洋舰“卡古尔”号和五艘驱逐舰出击。第二天,正在追逐俄国驱逐舰“幸运”号的“布雷斯劳”号就与赶来截击的俄国舰队撞上了。面对如同苍蝇一般晃来晃去的“布雷斯劳”号巡洋舰,曾经受辱的“玛丽亚皇后”号不客气地对敌舰展开“炮弹洗礼”,这一回炮击比上一次还要凶狠,有多发305毫米炮弹就在德舰周围几十米处爆炸,有一发打在“布雷斯劳”号舰艏附近凌空爆炸,纷飞的弹片把“布雷斯劳”号的上层建筑打成马蜂窝。“布雷斯劳”号只能拼命施放烟幕,靠着高航速逃了十几个小时,终于再一次躲过灭顶之灾,躲进土耳其军港,再也不敢与俄军见仗了。
战斗之后
玛丽亚皇后级无畏舰的卓越表现,狠狠打击了德土海军的嚣张气焰,由德国人驾驶的“戈本”号和“布雷斯劳”号军舰再也不敢像头两年那样肆无忌惮地在黑海四处活动,大部分时间只能困守在相对安全的港口。换句话说,俄国海军再一次控制了黑海的制海权。
然而,没有对手的俄国海军却发生令人遗憾的“自爆事件”。1916年10月20日早晨6点,停泊在塞瓦斯托波尔码头的“玛丽亚皇后”号无畏舰进行甲板操练,突然舰桥附近传来一声巨响,整艘军舰笼罩在一片浓烟烈火之中,随着又发生一次剧烈爆炸,火焰冲上近300米的高空,大量官兵被炸死。这时,军舰机械师伊格纳季耶夫和一群水兵冒死打开舰底阀门,向装满305毫米炮弹的舱室注水,其他水兵也拼命扑灭大火,算是遏制住火势进一步蔓延。然而这时“玛丽亚皇后”号舰上已经停止供电,消防设施也无法运作,大量涌进的海水也难以及时排出,导致舰体出现严重倾斜。
事故发生后,黑海舰队司令高尔察克也匆匆赶到现场,登上随时可能再次爆炸的军舰。后来,他在发给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电报中提到,黑海舰队“正设法阻止军舰发生可能危及整座城市的爆炸”,同时优先拯救被困在舰内舱室的水兵。然而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经过7个多小时的抢救后,这艘俄国无畏舰还是倾覆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全舰1223名官兵中有228名人遇难。据当事者回忆,被困水兵敲打舰体的呼救声音,在舰体翻沉一天后仍能听到。需要指出的是,1922年苏联建立后,将打捞出来的“玛丽亚皇后”号残骸进行“再利用”,其中堪用的305毫米主炮被安装到30号岸防炮台上,守卫着塞瓦斯托波尔港入口。1942年,这座炮台顽强地抵御着纳粹德军的围攻,火力之猛不亚于当年的海战。 宋涛